给予

jǐ yǔ [ji yu]
繁体 給予
注音 ㄐ一ˇ ㄩ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给予 jǐyǔ

(1) 使别人得到;给

给予我美好的往日吧
give;render

词语解释

  1. 见“ 给与 ”。

引证解释

⒈ 见“给与”。

给予的国语词典

给。

如:「对于这次苗栗造桥的火车灾难事件,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给予的网络释义

给予 (汉语词语)

  • 【词目】给予
  • 【拼音jǐ yǔ
  • 【近义词】赐予、予以
  • 【反义词】接受、取得、索取
  • 【释义】<书><动词>给(gěi):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给予亲切的关怀。也作给与。
  • 给予造句

    昨天我把一个字的字音读错了,今天给予更正。
    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新闻报道给予了有力的鞭挞。
    即使我有微小的进步,老师也放在眼里,给予我鼓励。
    这两个学生在考场上竟敢徇私舞弊,抄对答案,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这是祖国给予的荣誉。
    她协助到她那里去的人排难解纷,给予忠告。
    当你发现有人需要救助,除了报告警察外,自己也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她这种推己及人的行为应该给予嘉许。
    对那些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人,应该给予重罚,要罚得他们倾家荡产才对。
    她是一个很友善的人,有时会给予你真情的微笑,有时会给你及时雨般的帮助,有时会给你莫大的鼓舞…
    图书馆对于借了图书久假不归者,给予严肃处理。
    学校为整顿校风,决定给予犯规同学小惩大诫。
    对于决定洗心革面、改过向善的人,我们应该给予支持。
    小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鸣谢我给予他的帮助。
    倾听,却给予被倾听的人无限的鼓励。
    你这只是小错误,只要能悔改,学校必然既往不咎,给予自新的机会。
    对扰乱社会治安的人要依法给予制裁。
    善意的谎言给予人帮助;善意的谎言给予人快乐;善意的谎言给予人温暖。
    当你一切容入了社会,周围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劳动所给予。
    对同学微小的进步,老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汉字详情

    gěi,jǐ [gei,ji]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WGK
    五行:
    仓颉: VMOMR
    四角: 28161

    详细解释

    gěi

    动词

    (1)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2) 让;使;叫 。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介词

    (1)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给伤员包扎

    (2)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3)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助词

    (1)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 。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 同本义

    给,相足也。——《说文》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3)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4) 口齿伶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5)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动词

    (1)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3) 授与,交付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副词

    (1) 速,捷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2) 另见 gěi

    英文翻译

    give; by,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宋本广韵

    yú,yǔ [yu]
    部首: 106
    笔画: 4
    五笔: C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INN
    四角: 17202

    详细解释

    代词

    (1) “予”假借为“余”,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动词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英文翻译

    I, me; to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jy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梅县腔] j1 j5 [台湾四县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 潮州话:e5 e2 (ûr úr)【潮阳】u5 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