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犒

shǎng kào [ shang kao]
繁体 賞犒
注音 ㄕㄤˇ ㄎㄠˋ

词语释义

1.犒赏。 2.指犒赏的物品。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犒赏。《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下喝赐钱酒赏犒捉事人,解这 崔寧 到 临安府 。” 明 陆采 《怀香记·哀中闻喜》:“ 春英 ,你须上覆小姐,多加赏犒方详语。”

引证解释

⒈ 犒赏。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下喝赐钱酒赏犒捉事人,解这崔寧到临安府。”
明陆采《怀香记·哀中闻喜》:“春英,你须上覆小姐,多加赏犒方详语。”

⒉ 指犒赏的物品。

《花月痕》第五十回:“荷生登舟,却一天走不了三五十里路。慢慢的召见父老,抚循难民,给发赏犒。”

赏犒的网络释义

赏犒

  • 赏犒,汉语词汇。
  • 拼音:shǎnɡ kào
  • 释义:1、犒赏。2.指犒赏的物品。
  • 汉字详情

    shǎng [shang]
    部首: 401
    笔画: 12
    五笔: IPK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BRBO
    四角: 90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2) 同本义

    赏,赐有功也。——《说文》

    赏,上报下之功也。——《墨子经》

    三年有赏于大邦。——《易·未济》

    尧能赏均刑法。——《礼记·祭法》

    善人富谓之赏。——《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赏田。——《周礼·载师》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赏捞(赏赐捞劳);赏口(供赏赐为奴仆的人口);赏田(赏赐的田地);赏首(第一个受赏者);赏设(犒赏);赏赣(赏赐);赏地(赏赐田地)

    (4) 玩赏;欣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宋· 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赏遇(受到赏识礼遇);赏月(赏玩月景);赏鉴(欣赏;鉴赏);赏会(玩赏聚会);赏得(欣赏投合);赏际(欣赏的趣味相投合)

    (6) 称颂,赞扬

    善则赏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7) 又如:赞赏(赞美赏识);赏激(赞赏鼓励);赏纳(称赞结纳);赏悦(称赏喜悦);赏重(赏识尊重)

    (8) 通“尚”。尊重

    其所赏者,明圣也。——《管子·霸言》

    赏贤使能以次之。——《荀子·王霸》

    (9) 又如:赏贤(尊重贤者)

    名词

    (1) 赐予或奖给的东西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2) 又如:赏率(奖赏的标准);赏私(礼物);受赏;赏罚分明;赏金

    (3) 量词。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也作“晌”。后作“垧”

    英文翻译

    reward, grant, bestow; appreci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2

    宋本广韵

    kào [kao]
    部首: 422
    笔画: 14
    五笔: TRYK
    五行:
    仓颉: HQYRB
    四角: 205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高声。本义:以牛酒宴饷兵士。泛指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同本义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使展喜犒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犒以十二牛。——《淮南子·泛论》。注:“牛羊曰犒。”

    (2) 又如:犒设(以酒食赏赐);犒军(犒赏军士);犒牛(劳军的牛);犒功(犒赏有功之人)

    英文翻译

    entertain victorious soldiers

    方言集汇

    ◎ 粤语:hou3
    ◎ 客家话:[东莞腔] gau3 [海陆丰腔] kau5 kau3 [梅县腔] kau5 [台湾四县腔] kau5 kau3 [宝安腔] kau5 kau3 [客英字典] kau5 kau1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赏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