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gòng xiàn [ gong xian]
繁体 貢獻
注音 ㄍㄨㄥˋ ㄒ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贡献 gòng xiàn

1.  进奉或赠与。

方今匈奴、鄯善、哀牢贡献牛马。——《论衡》
contribute;

2.  有助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国家的事。

要记住,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我们深信: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必然能对人类当前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较大的贡献。——《人类的出现》

词语解释

  1. 进奉;进贡。

    《国语·吴语》:“ 越国 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詔问羣僚。” 清 揆叙 《鹰坊歌》:“忆昔 辽 代最珎贵, 女直 贡献交相望。” 马南邨 《燕山夜话·“玉皇”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都得恭恭敬敬地去向‘玉皇上帝’叩头行礼,贡献祭品,祈求上天降福消灾。”

  2. 贡品。

    《汉书·鲍宣传》:“上冢有会,輒太官为供。海内贡献,当养一君,今反尽之 贤 ( 董贤 )家,岂天意与民意邪!”《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然性骄奢贪黷,竭民膏脂,又善纳贡献,物皆精巧,是以天下封疆大吏,从风而靡,识者讥之。”

  3. 拿出物资、力量或意见、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当然,他所期望于她的是赞许他的大计划,或者加以批评,或者贡献些意见,使他的精神更为焕发,他的计划更为周妥。” 邹韬奋 《学生救亡运动》:“我们对于参加这个运动的青年同胞们也有三点要贡献。”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 侯嬴 :公子,我倒还想贡献一点意见。”

  4. 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国 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周恩来 《致柯棣华大夫家属的慰问信》:“ 柯大夫 曾予 华北 敌后 五台区 最需要帮助的军民以无可比拟的贡献。”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我是说,我对祖国的贡献太小太小了。’他的声调里充满着难过。”

引证解释

⒈ 进奉;进贡。

《国语·吴语》:“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后汉书·班固传下》:“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詔问羣僚。”
清揆叙《鹰坊歌》:“忆昔辽代最珎贵, 女直贡献交相望。”
马南邨《燕山夜话·“玉皇”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都得恭恭敬敬地去向‘玉皇上帝’叩头行礼,贡献祭品,祈求上天降福消灾。”

⒉ 贡品。

《汉书·鲍宣传》:“上冢有会,輒太官为供。海内贡献,当养一君,今反尽之贤(董贤 )家,岂天意与民意邪!”
《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
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然性骄奢贪黷,竭民膏脂,又善纳贡献,物皆精巧,是以天下封疆大吏,从风而靡,识者讥之。”

⒊ 拿出物资、力量或意见、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叶圣陶《倪焕之》十九:“当然,他所期望于她的是赞许他的大计划,或者加以批评,或者贡献些意见,使他的精神更为焕发,他的计划更为周妥。”
邹韬奋《学生救亡运动》:“我们对于参加这个运动的青年同胞们也有三点要贡献。”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侯嬴 :公子,我倒还想贡献一点意见。”

⒋ 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周恩来《致柯棣华大夫家属的慰问信》:“柯大夫曾予华北敌后五台区最需要帮助的军民以无可比拟的贡献。”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我是说,我对祖国的贡献太小太小了。’他的声调里充满着难过。”

贡献的国语词典

进奉或赠与。

如:「电话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贡献的网络释义

贡献 (汉语词语)

  • 指自身拥有奉献给别人,或者把以自身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是一种具有自我牺牲性质的精神。
  • 贡献造句

    我们愿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中国是个大国,应当对世界做出较大的贡献。
    他正在为祖国默默无闻地贡献着青春。
    我们为抢救国宝大熊猫做出了贡献。
    这位董事长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的梦想是日后要向航天事业作一番贡献,要取得这样的成果,当务之急应该要好好学习。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老科学家张爷爷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老人不图儿女做多大贡献,有这点孝心就足够了。
    爸爸是个平凡的人,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他以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给祖国而感到荣耀。
    植树的时候人人争先恐后,都想为绿化祖国多贡献一份力量。
    人生如朝露溘至,应该把握时机,贡献社会。
    现在的年轻人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应该多为社会作贡献。
    老一辈革命家对国家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们要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有出息。
    姐姐立志做一名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外婆老是语重心长地教我要做一个有贡献力量的人。
    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能对一个事业有所贡献,而自己认识到这是个伟大的事业。

    汉字详情

    gòng [gong]
    部首: 401
    笔画: 7
    五笔: A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O
    四角: 10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

    (2) 同本义

    贡,献功也。——《说文》

    贡,上也。——《释言》

    贡,献也。——《广雅》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以令地贡。——《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

    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

    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考工记·匠人》注

    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贡奉(进献物品给朝廷);贡云(宋宫中假山艮岳既成,命近山处居民以油绢巨囊,于晨间捕捉山间野云,用车驾运送艮岳,放纵假山间,以供君王观赏,名为贡云)

    (4) 示告;告诉

    六爻之义易以贡。——《易·系辞》。韩注:“告也。”

    (5) 又如:贡诚(表达真诚之心);贡实(表达诚心);贡款(贡诚)

    (6) 赏赐

    贡,赐也。——《尔雅·释诂》

    端木赐,字子贡。——《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贡土(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

    (8) 推荐

    举人贡士。——《后汉书·章帝纪》

    尝勤苦学文,迨今十年,始获一贡。——唐· 白居易《与陈给事书》

    (9) 又如:贡人(由府、州、县推荐到朝廷的人士);贡士(清代会试被录取者);贡官(科举时代主持考务的官员);贡察(举荐);贡贤(荐举贤人);贡选(州、郡向中央举荐选拔的人材)

    (10) 成为贡生。亦指贡生 。如:贡元(对贡生的尊称);贡行(贡生);贡监(明、清时生员入国子监读书的贡生和监生)

    名词

    (1) 贡品,贡献的物品

    五官致贡曰享。——《礼记·曲礼》。注:“功也。”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

    (2) 又如:纳贡;进贡;贡计(贡物的登记簿);贡砚(贡研。充作贡品的砚台);贡棐(盛贡品的竹筐);贡禄(贡赋和俸禄)

    (3) 夏代的田赋名称

    夏后氏五十而贡, 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贡赋(赋税);贡助(古代田赋之法。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贡彻(贡、彻分别为夏、周的田税制度。后因以指赋税)

    (5) 通“工”( gōng)。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女贡织帛,苟合于国奉者,皆置而券之。——《管子·山国轨》

    (6) 姓。如:贡公(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累官至御史大夫。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为“贡公”);贡公喜(汉贡禹为王吉的登用而欣喜。引申为乐于良朋的出仕)

    英文翻译

    offer tribute; tribute, gifts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3

    宋本广韵

    xiàn [xian]
    部首: 428
    笔画: 13
    五笔: FM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BIK
    四角: 43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犬,鬳( 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 同本义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

    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

    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

    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

    (3) 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

    (4)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献,进也。——《广雅》

    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

    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

    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献之太常。——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献诸朝。

    (5) 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

    (6) 呈现;现露

    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

    (7) 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

    (8) 进

    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

    (9) 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

    (10)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

    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

    (11) 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

    (12) 庆贺

    晋献 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礼记》

    (13) 又如:献寿(祝寿)

    名词

    (1)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

    (2) 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 。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

    (3) 进献的东西

    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英文翻译

    offer, present; show, display

    方言集汇

    ◎ 粤语:hi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