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尾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忘上国之衣冠,而奉豚尾为国粹。” 郭沫若 《黑猫》二:“他们以为只要把头上的豚尾一剪…… 中国 便立地可以成为‘醒狮’。”
引证解释
⒈ 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引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忘上国之衣冠,而奉豚尾为国粹。”
郭沫若《黑猫》二:“他们以为只要把头上的豚尾一剪…… 中国便立地可以成为‘醒狮’。”
豚尾的网络释义
豚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彖(
),猪。从手(又)持肉,用于祭祀。本义:小猪,猪)(2) 同本义
豚,小豕也。——《说文》
猪其子谓之豚。——《方言八》
豚鱼吉。——《易·中孚》
豚曰腯肥。——《礼记·曲礼》
鸡豚狗彘之畜。——《孟子·梁惠王上》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阳货欲见 孔子, 孔子不见,归 孔子豚。——《论语·阳货》
(3) 又如:豚子(谦称自己的儿子);豚犬(猪与狗);豚鱼(豚和鱼。泛指无知的动物);豚犊(愚蠢如猪的小孩)
(4) 泛指猪 。如:豚肩;豚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2 [宝安腔] tun2 [客英字典] tun2 [台湾四县腔] tun2 [东莞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梅县腔] d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屯 | 徒渾 | 定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duon | dʰuən |
详细解释
wěi
名词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3)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4)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6) 水流的下游 。如:我住在江尾
(7)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8) 后部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9) 一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10) 姓。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动词
(1) 尾随;跟踪盯梢 。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 鸟兽虫鱼交配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量词
(1)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如:两尾鱼
(2) 另见
yǐ
名词
(1) 指马尾上的毛 。如:马尾罗
(2)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如:三尾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1 mi3 [mi2] [沙头角腔] mui3 [陆丰腔]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海陆丰腔] mi1 mui3 [mui2]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东莞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1 mi1 mui3 [宝安腔] m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尾 | 無匪 | 明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myoix/mvoj | mĭwə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