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

dòu jiá [ dou jia]
繁体 豆莢
注音 ㄉㄡˋ ㄐ一ㄚ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豆荚 dòujiá

(1) 豆类的果实。也说豆角儿——主要用作菜肴

legume

(2) 种子或仁的外皮、壳或荚;尤指干外皮、干壳、干荚

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
husk;pod

词语解释

  1. 豆类的荚果。

    宋 陆游 《秋思》诗:“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 元 方回 《治圃杂书》诗之一:“茄藤宜硬地,豆荚恶肥田。”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沿着他们身后是一垅垅的豆秸,豆叶儿早已生机殆尽,包在豆荚里的豆粒儿也都成熟了。”

引证解释

⒈ 豆类的荚果。

宋陆游《秋思》诗:“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
元方回《治圃杂书》诗之一:“茄藤宜硬地,豆荚恶肥田。”
端木蕻良《鴜鹭湖的忧郁》:“沿着他们身后是一垅垅的豆秸,豆叶儿早已生机殆尽,包在豆荚里的豆粒儿也都成熟了。”

豆荚的国语词典

荚果类植物的种实。

豆荚的网络释义

豆荚

  • 豆荚(拉丁学名:legume),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属于单果中的干果中的裂果的一种,由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如豆目三科的果实。许多豆荚以及其中包含的种子被人类当作蔬菜、粮食或中药食用,如大豆、豌豆、槐树角等。
  • 豆科植物的果实就属于豆荚。子房成肉质状态进行生长,但成熟后则干燥,沿缝线分裂为二。种子排成一列,可由果皮开裂而散落于地上。因此它也是裂果的一种。
  • 豆荚造句

    大豆从豆荚里悄悄地伸出那圆圆的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奇妙的世界。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大豆成熟以后,豆荚容易破裂。
    它们突然觉得豆荚被扯动,有人摘下它来,握在手上,然后跟其它丰满的豆荚一齐摆进夹克的口袋里面。
    嘴刁的狗狗“坐镇”豆荚农庄。
    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
    省农业厅植保站站长蔡德江说,防治豆荚螟这种害虫,要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
    害虫防治主要有茄果类的烟青虫、棉铃虫、蜘蛛;豆类的豆荚野螟、蚜虫和斑潜蝇;瓜类的瓜实蝇;以及小地老虎、菜青虫、跳甲等。
    例如豌豆荚、青豆、山药、橙都可令牠们觉得有趣及娱乐性。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绿豆象卵在小豆荚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是由环境因素引起。
    流行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豌豆荚封杀了百度旗下的服务百度糯米,以回应百度手机助手封杀豌豆荚。
    豌豆荚在国内首家发布了“自动装”功能,无需。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家旺介绍,一般来说,豇豆的钻心虫和豆荚螟比较难防,这两种害虫往往同时发生,会导致整条豇豆失去商品价值。
    他率领华北华中病虫害防控团队完成了绿豆主产区尾孢菌叶斑病对绿豆产量、品质影响的评估,完成了斜纹夜蛾、豇豆荚螟等多种害虫数据的采集。
    因此,铬尖晶石与辉石的共生连晶结构可以作为豆荚状铬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清炒豌豆荚,豆荚营养丰富而且口感清脆,与豌豆一起清炒,更添清香。
    西红柿、攀沿类豆荚、黄瓜、鲜脆甜豆荚,甜瓜和南瓜属作物都是适合立体种植的作物。
    当地农民表示,豆角以往能卖得起价但种植风险大,特别是钻心虫和豆荚螟比较难防。
    豌豆荚一览”作为一款提升用户发现和消费内容效率的工具,让用户在一个应用内可以看到所有应用里面的最新内容。

    汉字详情

    dòu [dou]
    部首: 704
    笔画: 7
    五笔: GK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T
    四角: 101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3)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5)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9)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10) 样子像豆的东西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11) 姓

    英文翻译

    beans, peas; bean-shaped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d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eu5 [客英字典] teu5 [海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3 [梅县腔] teu5 [陆丰腔] teu6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 潮州话:d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田候去聲開口一等duh/dowdʰuk
    jiá [jia]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GU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KT
    四角: 448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夹声。本义:“荚果”的简称)

    (2) 同本义。豆科植物的长角果或蓇葖,为单片或有两个以上果片(如蒴果)

    荚,草实也。——《说文》

    豆角谓之荚。——《广雅》

    得时之菽,其荚二七,以为族。——《吕氏春秋·审时》

    其植物宜荚物。——《周礼·大司徒》。注:“荠荚王棘之属。”

    (3) 又如:豆荚;皂荚;结荚;荚物(植物果实的一种名称。凡草木结实时,有狭长的果皮包裹着,至成熟时,皮自破裂而籽出者,统称荚物);荚钱(榆荚钱的简称,又名五分钱)

    (4) 某些树木的翅果

    榆荚还飞买笑钱。——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

    英文翻译

    pods of leguminous plants; pod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潮州话:哥奄4 戈挨4 ,giab4 [澄海]giag4 ,koh4(kiap [澄海]kiak ,kho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