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教导

zhūn zhūn jiào dǎo [ zhun zhun jiao dao]
繁体 諄諄教導
注音 ㄓㄨㄣ ㄓㄨㄣ ㄐ一ㄠˋ ㄉㄠ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恳切、耐心地教导。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成语用法

谆谆教导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谆谆教导的国语词典

恳切耐心的指导、教诲。

如:「师长多年来谆谆教导,才使我们有今天的成就。」

谆谆教导的网络释义

谆谆教导

  • 谆谆教导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hūn zhūn jiàodǎo,意思是深情教诲、耐心引导的样子、耐心地教导。恳切、耐心地教导。
  • 谆谆教导的翻译

    俄语: неустáнно наставлять <неустáнные наставления>

    谆谆教导造句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
    感激你们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收获了许多,希望您以后也用您的博学桃李满天下。
    老师的谆谆教导,就像清凉的甘泉,滋润着每个同学的心。
    长辈们的谆谆教导,晚辈们当耳听心受。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清雨.滴滴汗水滋润桃李满天下.您的谆谆教导,无私奉献必将成为我们不竭的学习动力。
    老师谆谆教导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老师的谆谆教导,我终生难忘。
    家长不能只是发号施令,应是谆谆教导,你也不应该怀疑家长的苦心,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儿女快乐成长的。
    就这样,接受着老一辈的谆谆教导,品味着农间的喜怒哀乐,形成了健康的体魄和求知精神,感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大手依然抓着逐渐长大的小手,生怕小手走错了前进的道路,就这样,小手慢慢长大,最终离开了大手,独自前行,去探索前行的道路,去领会人生的意义。
    在王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我牢记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
    老师的谆谆教导我永远珍藏在心里。
    我是从故乡屋檐下飞出的一只小鸟,每一根羽毛成长都凝结着您的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
    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懵懂的孩子到青春的闪耀,是你们的谆谆教导给我们力量与信志,是你们的亲切叮咛让我们忘记离开家的失落,你们的点滴关爱,我们铭记在心,永世难忘。
    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人。
    在此我不仅感谢父母对我从小的家庭教育,还有学校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
    老师的谆谆教导,对我今后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是小草,那么您就是剪刀,您的谆谆教导,修去我们多余的杂毛。不名钱不图利,只望桃李把国报,甘心情愿教到老。敬爱的老师,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您的辛勤耕耘,培育了祖国花朵;您的谆谆教导,受益了四方学子。这就是您,伟大的人民教师。教师节到了,愿您节日快乐!
    这幅楹联把“营商”与“读书”相提并论、平起平坐;同时,又把徽州人读书营商的艰难生活道路,大白于广众;创业与守成的谆谆教导,晓喻天下。

    汉字详情

    zhūn [zhun]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YB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YRD
    四角: 307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

    (2) 同本义。多叠用,也单用

    谆,告晓之熟也。——《说文》。字亦作訰。

    诲尔谆谆。——《诗·大雅·抑》

    不必谆谆。——《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告之丁宁也。”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孟子》

    通使也与唐敖行礼,再再谆托。——《镜花缘》

    (3) 又如:谆谆醇醇(恳切淳厚);谆谆教导;谆谕(谆谆告谕);谆熟(再三告诫要牢记在心)

    (4) 诚恳;忠诚

    谆谆忠谨之貌也。——《后汉书·卓茂传》注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韩愈《送惠师》

    (5) 又如:谆笃(诚恳笃实);谆朴(忠厚朴实);谆问(恳切询问);谆托(恳切相托);谆切(诚实恳切)

    动词

    辅佐

    曾孙蒯聩以谆 赵鞅之故,敢昭告于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昭考 灵公。——《国语·晋语》

    英文翻译

    patient, earnest; earnestly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1

    宋本广韵

    zhūn [zhun]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YB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VYRD
    四角: 307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

    (2) 同本义。多叠用,也单用

    谆,告晓之熟也。——《说文》。字亦作訰。

    诲尔谆谆。——《诗·大雅·抑》

    不必谆谆。——《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告之丁宁也。”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孟子》

    通使也与唐敖行礼,再再谆托。——《镜花缘》

    (3) 又如:谆谆醇醇(恳切淳厚);谆谆教导;谆谕(谆谆告谕);谆熟(再三告诫要牢记在心)

    (4) 诚恳;忠诚

    谆谆忠谨之貌也。——《后汉书·卓茂传》注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韩愈《送惠师》

    (5) 又如:谆笃(诚恳笃实);谆朴(忠厚朴实);谆问(恳切询问);谆托(恳切相托);谆切(诚实恳切)

    动词

    辅佐

    曾孙蒯聩以谆 赵鞅之故,敢昭告于皇祖 文王、烈祖 康叔、文祖 襄公、昭考 灵公。——《国语·晋语》

    英文翻译

    patient, earnest; earnestly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1

    宋本广韵

    jiào,jiāo [jiao]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T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DO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英文翻译

    teach,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dǎo [dao]
    部首: 307
    笔画: 6
    五笔: NFU
    五行:
    仓颉: RUDI
    四角: 773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2) 同本义

    导,引也。——《说文》

    其治宜导引按轎。——《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

    导官令本。——《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

    导官。——《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

    导一茎六穗于庖。——《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

    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导子(官员出行时在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导从(古代官员出行时,担任前导和后从的人);导仗(前导的仪仗)

    (4) 教导

    而不可以导人。——《淮南子·缪称》。注:“教也。”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5) 又如:导播(电视台中指导表演、监督整个节目播出的专业人员);导训(引导而使和顺)

    (6) 疏通

    为川者决之使导。——《国语·周语上》

    (7) 又如:导行费(汉灵帝时,郡国、地方每在进贡朝廷之外,另有物品给中署,做为所献之物的导行费);导款(疏通);导泄(疏导排泄)

    (8) 启发,开导

    忠信以导之。——《吕氏春秋·适威》。注:“犹先也。”

    是以导于民。——《国语·晋语》。注:“训也。”

    然后导以取保,出启于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导谕(劝导晓谕);导示(指导启示)

    (10) 传导 。如:导电;导热

    (11) 引诱

    导之以政。——《论语》。皇疏:“谓诱引也。”

    (12) 又如: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导谀(谄媚阿谀,曲意逢迎。)

    (13) 导致;引起 。如:导因(起因);导迎(招致)

    名词

    (1) 向导,引路人

    乌孙发导译送骞还。——《史记·大宛列传》

    (2) 又如:导首(前导;领头);前导(领头人)

    介词

    顺着

    英文翻译

    direct, guide, lead, condu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