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掖

yòu yè [ you ye]
繁体 誘掖
注音 一ㄡˋ 一ㄝˋ

词语释义

诱掖 yòuyè

(1) 引导扶植

诱掖青年
help

词语解释

  1. 引导和扶持。

    《诗·陈风·衡门序》:“诱 僖公 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 郑玄 笺:“诱,进也。掖,扶持也。” 孔颖达 疏:“诱掖者,诱谓在前导之,掖谓在傍扶之,故以掖为扶持也。” 宋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诗:“先生喜诱掖,貽诗极襃賁。” 吴晗 《灯下集·谈曹操》:“ 建安 文学的形成,他是有诱掖奖进的功劳的。”

引证解释

⒈ 引导和扶持。

《诗·陈风·衡门序》:“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
郑玄笺:“诱,进也。掖,扶持也。”
孔颖达疏:“诱掖者,诱谓在前导之,掖谓在傍扶之,故以掖为扶持也。”
宋司马光《酬胡侍讲先生》诗:“先生喜诱掖,貽诗极襃賁。”
吴晗《灯下集·谈曹操》:“建安文学的形成,他是有诱掖奖进的功劳的。”

诱掖的国语词典

诱导扶助。

诱掖的网络释义

诱掖

  • 诱掖,汉语词语,读音是yòu yè,指引导扶植,出自《诗·陈风·衡门序》。
  • 诱掖造句

    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昔文帝问侍中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
    诱掖奖劝作用;对读者欣赏的架桥引路作用;对理论建设的推波助澜作用;定规制矩的作用”。
    以龙鬼之陋尚感圣而至诱掖得信。
    赵儒年也是如此,他虽然在外人面前是时而威严无比、时而和蔼可亲,对待族中老辈功恭谦有礼,同时诱掖后进,但是跟赵墨砚几人却是关系极差,尤其是跟赵女王。
    惟窈窕柔曼,诱掖善心,忘味九德之衢,倾情六艺之圃,故登昆巡海之意寝,翦胡刈越之威息,璿台珍服之态消,从禽嗜乐之端废。
    中代已还,争端斯起,掩抑其言则专蔽,诱掖其说则侵诬。
    其不能为者,则诱掖以成之;不肯为者,则驱策以迫之。
    诱掖之方,理实为备,而奖进之道,事或未周。

    汉字详情

    yòu [yo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TEN
    五行:
    仓颉: IVHDS
    四角: 32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yǒu)。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

    (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

    英文翻译

    persuade, entice, induce; guid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宋本广韵

    yè,yē [y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OK
    四角: 50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塞进

    你来把我这边的被掖掖罢。——《红楼梦》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点头,便掖在袖里。——《红楼梦》

    (4) 插入腰带

    说着,掖上那把刀,迈步出门,往外就走。——《儿女英雄传》

    (5) 另见

    动词

    (1)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从手,夜声。——《说文》

    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余掖杀国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杀之。

    (2) 又如:掖进(扶持推进)

    (3) 扶助;提携

    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诗·陈风·衡门》序

    (4) 又如:奖掖

    名词

    (1) 胳肢窝。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说文》

    衣逢掖之衣。——《礼记·儒行》

    张掖郡。——《汉书·地理志下》。集注引应劭:“张国臂掖,故曰 张掖也。”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史记·商君列传》

    (2) 宫殿正门两旁小门“掖门”的简称

    入未央宫掖门。——《汉书·高后纪》。师古曰:“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

    (3) 又如:掖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掖垣(皇宫的旁垣);掖庭(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殿(宫中旁殿)

    (4) 另见

    英文翻译

    support with the arms; stick in, tuck in; fold up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梅县腔] jit8 [海陆丰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je5 [客语拼音字汇] yid6 [宝安腔]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