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怵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诱訹 ”。 诱惑,迷惑。《汉书·武帝纪》“怵於邪説”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见诱怵於邪説也。”《汉书·贾谊传》“怵迫之徒,或趋西东”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訹也。”《生经·鳖猕猴经》:“其妇不信,谓为不然,又瞋獼猴诱訹我夫,数令出入,当图杀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诱訹”。诱惑,迷惑。
引《汉书·武帝纪》“怵於邪説” 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如淳曰:“见诱怵於邪説也。”
《汉书·贾谊传》“怵迫之徒,或趋西东” 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怵,为利所诱訹也。”
《生经·鳖猕猴经》:“其妇不信,谓为不然,又瞋獼猴诱訹我夫,数令出入,当图杀之。”
诱怵的网络释义
诱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术声。本义:恐惧,害怕)
(2) 同本义
怵,恐也。——《说文》
怵,惧也。——《广雅》
劳形怵心者也。——《庄子·应帝王》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上》
(3) 又如:怵栗(恐惧);怵悸(恐惧心跳);怵怵(戒惧、警惕的样子)
(4) 伤心
心怵而奉之以礼。——《礼记·祭统》
是以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恶。——《管子·心术上》
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
得于好恶,怵于淫物,而后变乱。——《韩非子·解老》
怵迫之徒,或趋西东。——《文选·贾谊·鹏鸟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ot7 tut7 [海陆丰腔] tut7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台湾四县腔] tut7 [客英字典] tut7
◎ 潮州话:胎温4(脱)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黜 | 丑律 | 徹 | 術 | 入聲 | 質 | 合口三等 | 臻 | 諄 | ţʰĭuĕt | thryt/thv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