耰锄

yōu chú [ you chu]
繁体 耰鋤
注音 一ㄡ ㄔㄨˊ

词语释义

犹锄耰。

词语解释

  1. 犹耡耰。

    唐 唐孙华 《送王涌侯之官成都》诗:“一官染指或暂试,归田便拟亲耰锄。”参见“ 耡耰 ”。

引证解释

⒈ 犹耡耰。参见“耡耰”。

唐唐孙华《送王涌侯之官成都》诗:“一官染指或暂试,归田便拟亲耰锄。”

耰锄的网络释义

耰锄

  • 词语解释
  • yōu chú ㄧㄡ ㄔㄨˊ
  • 耰锄(耰锄)
  • 犹耡耰。 唐 唐孙华 《送王涌侯之官成都》诗:“一官染指或暂试,归田便拟亲耰锄。”参见“ 耡耰 ”。
  • 汉字详情

    yōu [you]
    部首: 601
    笔画: 21
    五笔: DIDT
    仓颉: QDMBE
    四角: 51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农具,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

    民以耰鉏櫄梃相挞击,犯法滋蟓,盗贼不胜。——《汉书》。颜师古注:“耰,摩田之器也。”

    (2) 又如:耰钼(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

    (3) 锄把

    鉏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鎩。——《汉书》颜师古注引 服虔曰:“耰,鉏柄也。”

    动词

    (1) 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亦指覆种

    播种而耰之。——《孟子》

    (2) 又如:耰锄(犹耡耰)

    (3) 泛指耕种

    使农不辍耰,工不下机。——汉· 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耰耦(泛指从事耕种的人)

    英文翻译

    toothless rake for drawing earth over newly sown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梅县腔]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求平聲開口三等qiu/iouʔĭəu
    chú [chu]
    部首: 506
    笔画: 12
    五笔: QEGL
    五行:
    仓颉: OPBMS
    四角: 84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助声。本义:锄头。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中耕、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同本义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2) 又如:大锄;小锄

    动词

    (1) 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2) 又如:锄社(古代北方农村的一种组织。平时协同耕作,有事时则互相帮助);锄耘(耕作农地。也作鉏耘);锄谷(耕作)

    (3) 根除,铲除

    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术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锄拔(去除);锄理(清理)

    英文翻译

    hoe; erad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co4
    ◎ 潮州话:co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