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懕
繁体
諍懕
词语释义
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词语解释
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岂若拒其容而简其事,静其气而远其意,使言必諍懕,宾友清耳,笑不倾抚,左右悦目。”《宋书·颜延之传》作“諍厌”。
引证解释
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岂若拒其容而简其事,静其气而远其意,使言必諍懕,宾友清耳,笑不倾抚,左右悦目。”《宋书·颜延之传》作“諍厌”。
诤懕的网络释义
诤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
诤,谏也。——《广雅》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
(2) 又如:默诤(背地里直言劝告);诤谏(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诤臣(能谏诤的臣子);诤戒(告诫)
英文翻译
to expostulate; to remon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g3 za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