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帷
词语释义
1.亦作"裳帏"。 2.帷裳,即车围子。 3.即帷堂。古行丧礼时设于堂上用以分隔内外的帷幕。
词语解释
亦作“ 裳幃 ”。
1.帷裳,即车围子。《礼记·杂记上》:“﹝诸侯﹞其輤有裧,緇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 孔颖达 疏:“緇布裳帷者,輤下棺外,用緇色之布以为裳帷以围绕棺也。” 孙希旦 集解:“輤者,载尸车饰之总名,若分而言之,则盖於上者为輤,属於輤而四垂者为裧,周於四旁者为裳帷,在輤之内,周於尸者为屋。”《周礼·春官·巾车》“皆有容盖”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容,谓幨车。 山 东谓之裳幃,或曰幢容。” 孙诒让 正义:“《士昏礼》云‘妇车有裧’注云:‘裧,车裳幃。《周礼》谓之容车,有容则固有盖。’……幃即帷之借字。”
即帷堂。古行丧礼时设于堂上用以分隔内外的帷幕。
唐 李翱 《祭独孤中丞文》:“入君之户,但有裳帷,思与君言,不见容仪。”参见“ 帷堂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裳幃”。 帷裳,即车围子。
引《礼记·杂记上》:“﹝诸侯﹞其輤有裧,緇布裳帷,素锦以为屋而行。”
孔颖达疏:“緇布裳帷者,輤下棺外,用緇色之布以为裳帷以围绕棺也。”
孙希旦集解:“輤者,载尸车饰之总名,若分而言之,则盖於上者为輤,属於輤而四垂者为裧,周於四旁者为裳帷,在輤之内,周於尸者为屋。”
《周礼·春官·巾车》“皆有容盖” 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容,谓幨车。 山东谓之裳幃,或曰幢容。”
孙诒让正义:“《士昏礼》云‘妇车有裧’注云:‘裧,车裳幃。 《周礼》谓之容车,有容则固有盖。’……幃即帷之借字。”
⒉ 即帷堂。古行丧礼时设于堂上用以分隔内外的帷幕。参见“帷堂”。
引唐李翱《祭独孤中丞文》:“入君之户,但有裳帷,思与君言,不见容仪。”
裳帷的网络释义
裳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cháng
名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4) 泛指衣服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6) 另见
sha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g2 [梅县腔] shong2 [沙头角腔] song2 [东莞腔] song1 song2 song3 [海陆丰腔] shong2 [陆丰腔] shong3 [客英字典]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常 | 市羊 | 常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ʑĭaŋ | zj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隹(
)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帷,在旁曰帷。——《说文》
车帷裳。——《诗·卫风·氓》
蒲蒻蔺席帐帷幢。——《急就篇》
在旁曰帷,在上曰幕。——《说文通训定声》
即将女出帷中。——《史记·滑稽列传》
披帷西向立。——《史记·项羽本纪》
揽辔褰帷。——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帷薄(帐幔叫帷,竹簾叫薄。可供分隔内外之用);帷盖(车上的帷幕和顶盖);帷堂(丧礼所用的帷幕。设在堂上,以分隔内外);帷帏(犹帷幄。借指君主);帷幌(室内的帷幔)
动词
(1) 用幕布遮挡
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新书·连语》
(2) 又如:帷房(张帷的房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i2 [海陆丰腔] wui2 [客语拼音字汇] vui2 [台湾四县腔] wi2 [宝安腔] wui2 [陆丰腔] wu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帷 | 洧悲 | 云 | 脂B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wi | yi/hw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