袢延

pàn yán [ pan yan]
注音 ㄆㄢˋ 一ㄢˊ

词语释义

《诗.墉风.君子偕老》"是绁袢也"毛传:"絺之靡者为绉,是当暑袢延之服也。"按,袢延,叠韵连语,汉时常语。其义有三说:(1)谓暑热之气。孔颖达疏:"绁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宋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诗:"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前。"(2)谓以衣揩摩汗泽。段玉裁曰:"袢延迭韵,如方言之襎裷,汉时有此语……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绉絺为衣,可以揩摩汗泽,故曰亵袢。"见《说文解字.衣部》"袢"字注。(3)形容衣服纵弛﹑宽舒。俞樾曰:"袢延,犹伴奂也。《卷阿》篇'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纵弛之意'……当暑袢延之服,谓当暑自纵弛之服也。"见《群经平议.毛诗一》。

词语解释

  1. 《诗·鄘风·君子偕老》“是紲袢也” 毛 传:“絺之靡者为縐,是当暑袢延之服也。”按,袢延,迭韵连语, 汉 时常语。其义有三说:(1)谓暑热之气。

    孔颖达 疏:“紲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 宋 曾几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诗:“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前。”(2)谓以衣揩摩汗泽。 段玉裁 曰:“袢延叠韵,如方言之襎裷, 汉 时有此语……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縐絺为衣,可以揩摩汗泽,故曰褻袢。”见《说文解字·衣部》“袢”字注。(3)形容衣服纵弛、宽舒。 俞樾 曰:“袢延,犹伴奂也。《卷阿》篇‘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纵弛之意’……当暑袢延之服,谓当暑自纵弛之服也。”见《群经平议·毛诗一》。

引证解释

⒈ 见《群经平议·毛诗一》。见《群经平议·毛诗一》。

《诗·鄘风·君子偕老》“是紲袢也” 毛传:“絺之靡者为縐,是当暑袢延之服也。”
按,袢延,迭韵连语, 汉时常语。其义有三说:(1)谓暑热之气。 孔颖达疏:“紲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
宋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诗:“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前。”
(2)谓以衣揩摩汗泽。 段玉裁曰:“袢延叠韵,如方言之襎裷, 汉时有此语……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縐絺为衣,可以揩摩汗泽,故曰褻袢。”
见《说文解字·衣部》“袢”字注。(3)形容衣服纵弛、宽舒。 俞樾曰:“袢延,犹伴奂也。 《卷阿》篇‘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纵弛之意’……当暑袢延之服,谓当暑自纵弛之服也。”

袢延的网络释义

袢延

  • 袢延,拼音是pàn yán,汉语词语,指的是暑热之气,也有以衣揩摩汗泽的意思,还用于形容衣服纵弛、宽舒。出自《诗·鄘风·君子偕老》。
  • 汉字详情

    pàn [pan]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UF
    五行:
    仓颉: LFQ
    四角: 392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袷袢 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如:袢袄(一种有衬里的对襟夹衣)

    (2) 同“襻”

    英文翻译

    rob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n5 [台湾四县腔] fan2 pan5 [海陆丰腔] fan2 p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附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bvanbʰĭwɐn
    yán [yan]
    部首: 227
    笔画: 6
    五笔: TH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KHYM
    四角: 124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延,长行也。——《说文》。按,字亦作“蜒”。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书·召诰》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 陆机《长歌行》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2)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3)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主人延客祭。——《礼记·曲礼》

    出延射。——《礼记·射义》

    (4) 又如:延接(引进接待);延入(引入);延登(引入而登殿)

    (5) 拖延

    延至七年(拖延到民国七年,即公元1918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延挨(拖延);延俄(延迟一会儿)

    (7) 绵延 。如:延袤(绵延;连绵);延昌(绵延昌盛)

    (8) 延续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延寿文疏(祝寿的颂辞);延誉(称扬优点,使其名声远扬)延玩(迟延玩忽)

    (10) 蔓延

    延,遍也。——《方言十三》

    延及于平民。——《书·吕刑》

    前后邃延。——《礼记·玉藻》

    (11) 又如:延地(到处);延灼(蔓延燃烧)

    (12) 邀请;请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饮宴既毕,谦延 玄德于上座。——《三国演义》

    (13) 又如:延师(聘请教师);延款(延请,款待);延医(请医生)

    (14) 迎击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形容词

    长,久

    延,长也。——《尔雅》

    延延,长也。——《广雅》

    延颈秀项。——曹植《洛神赋》

    延,年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方言一》

    君亦悔祸之延。——《左传·成公十三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楚辞·离骚》

    英文翻译

    delay, postpone, defer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2 [东莞腔] jen2 [梅县腔] j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 潮州话:iang6(ĩang) [潮州]iêng6 [潮阳]iang5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jenjĭ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