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裼

tǎn xī [ tan xi]
注音 ㄊㄢˇ ㄒ一

词语释义

亦作“襢裼”。

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词语解释

  1. 亦作“ 襢裼 ”。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陈澔 集说:“袒与裼皆礼之敬,故非敬事不袒裼也。”

  2.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毛 传:“襢裼,肉袒也。” 陆德明 释文:“襢,本又作袒。”《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唐 刘禹锡 《武夫词》:“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有 陈生 ,读书神祠,夏夜袒裼睡廡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襢裼”。

⒉ 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礼记·内则》:“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陈澔集说:“袒与裼皆礼之敬,故非敬事不袒裼也。”

⒊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
毛传:“襢裼,肉袒也。”
陆德明释文:“襢,本又作袒。”
《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
唐刘禹锡《武夫词》:“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旁。”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有陈生,读书神祠,夏夜袒裼睡廡下。”

袒裼的国语词典

脱去外衣,露出里衣。

袒裼的网络释义

袒裼

  • 袒裼,汉语词汇。
  • 拼音:tǎn xī
  • 释义:1、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2、脱去上衣,裸露肢体。
  • 袒裼的翻译

    英语: to bare the upper body

    汉字详情

    tǎn [tan]
    部首: 525
    笔画: 10
    五笔: PUJG
    五行:
    仓颉: LAM
    四角: 36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旦声。本义:绽开)

    (2) 同本义

    袒,衣缝解也。——《说文》

    (3) 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仪礼·遂觏礼》

    劳毋袒。——《礼记·曲礼》

    袒右。——《史记·陈涉世家》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又如:袒臂(袒露胳膊。表示奋发、激昂或愿意归降);袒肉(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谢罪或祭礼时的一种表示);袒肩(袒膊。袒露右肩);袒开(袒露解开)

    (5) 古代行礼时脱去上衣的左袖,露出裼衣

    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汉书·高帝纪》

    (6) 又如:袒左(古代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袒免亲(指五服以外的远亲);袒哭(袒左痛哭。古代哀悼死者的一种表示);袒裘(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不敬之举);袒裼(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内衣)

    动词

    (1) 表白 。如:袒开(毫无掩饰地敞开);袒荡(垣率,不做作)

    (2) 偏袒 。如:袒庇(袒护包庇);袒护 “襢”

    英文翻译

    strip; lay bare; bared; nake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2
    ◎ 客家话:[宝安腔] tan3 [台湾四县腔] tan3 [客语拼音字汇] tan3 [海陆丰腔] tan3 [客英字典] tan3 [梅县腔] t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旱上聲開口一等danx/daandʰɑn
    xī,tì [xi,ti]
    部首: 525
    笔画: 13
    五笔: PUJR
    五行:
    仓颉: LAPH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婴儿的包被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诗·小雅·斯干》。毛传:“裼,褓也。”

    (2) 另见

    动词

    (1) 脱去衣服露出上身

    裼,袒也。从衣,易声。——《说文》

    裼,脱衣见体也。——《玉篇》

    襢裼暴虎。——《诗·郑风·大叔于田》

    襢裼,肉袒。——《尔雅》

    徒裼以趋敌。——《史记·张仪传》

    闻战,顿足徒裼。——《战国策·初见秦》

    曹君袒裼而观之。——《韩非子·十过》

    (2) 又如:袒裼(袒、裼都指脱去衣服,露出上身,但袒还指脱去衣袖露出上臂,问吉凶露左臂,受刑露右臂);裼袭(古行礼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裘。非盛礼时,以此为敬)

    (3) 脱去外衣露出内衣

    裼降立。——《仪礼·聘礼》

    名词

    (1) 古代加在裘上面的无袖衣

    裘之裼也,见美也。——《礼记·玉藻》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take off one's top; di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ik3 ti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t7 [海陆丰腔] sit7 tit7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tit7 [陆丰腔] sit7
    ◎ 潮州话:to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seks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