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悉

tàn xī [ tan xi]
注音 ㄊㄢˋ ㄒ一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探悉 tànxī

(1) 由探索得悉

探悉真相
find out;learn;ascertain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find out;learn;ascertain] 由探索得悉探悉真相

探悉的国语词典

打听清楚。

如:「懂得探悉行情,是做生意必备的原则。」

探悉的网络释义

探悉

  • 由探索得悉。如:探悉真相。打听后知道:从有关方面~~。
  • 探悉的翻译

    德语: herausfinden (V)​

    探悉造句

    国内,分析了其误读的表现并对误读的原因进行了探悉。
    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对于教育公平的探悉和追求在于丰富教育公平观,提高理性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本文在明确县域经济基本涵义的基础上,初步探悉了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
    至少当我们在计划怎样过暑假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也要花些工夫去探悉我们所要去的地方。
    我们探悉他准备接受那项计划。
    通过这种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探悉研究现代商业动画影片的品牌化塑造模式。
    他收集蛇的,以探悉哪些分子保护蛇不被自己的毒素所伤害。
    力图找出高校师资管理的弊病,探悉其原因,寻求解决途径,以期对我国现阶段高校师资管理改革有所裨益。
    所以,探悉知识型员工的内在需求,减轻企业知识型员工压力,就成为当今企业关注的首要课题。
    接下来对河谷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进行探悉;
    在较为系统的理论探悉及模型建立之后,文章通过应用实例对研究作出了支撑,为企业实施前馈性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部分分析传统中国民事执行权的性质体现和权力配置,揭示出权力配置的缺陷所在,并探悉造成此缺陷的原因。
    目的通过针刺治疗急性高血压大鼠,探悉针刺治疗在高血压紧急情况下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对中国价值观管理兴起及其原因的探悉对于当代中国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考察探悉元代的蝗灾防治及其成效,对深化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研究有重要意义。
    探悉为什么一些人会对某些食物和环境因素过敏。
    从她的这些艺术历程中,分析其绘画风格的转变,进而探悉周思聪的艺术精神,无疑会给当代的水墨创作带来很大的启示。
    通过对容积率基本概念及特征的探悉,分析出容积率在土地基准地价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试从农耕、文人、士大夫、宗教及民俗中探悉中国植物文化形成的背景。

    汉字详情

    tàn [t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PW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BCD
    四角: 57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罙( shēn)声。本义:摸取)

    (2) 同本义

    探,远取之也。——《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

    探,取也。——《尔雅》。注:“摸取也。”

    必探筹而定分。——《铨言》。注:“捉筹也。”

    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书·多方》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不待探筹投钩而公。——《荀子·君道》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探石发穴。——《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探丸(摸取药丸;又指摸取弹丸以决定谋杀官吏之事);探囊(伸手到袋中摸取)

    (4) 探求

    前来一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探本(探求根本);探真(探求玄理);探意(探求本意);探微(探索微妙的事理);探源(寻求源头;探求本源)

    (6) 打听

    探,试也。——《释言》。注:“刺探尝试。”

    (7) 又如:探声候气(探听消息,等候动静);探事(探听消息);探讯(探信,打听消息);探侦(打听)

    (8) 看望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 李商隐《无题》

    (9) 又如:探望;探病(看望病人);探房(新娘过门的次日,娘家人前往看望)

    (10) 伸出 。如:探爪(探手。伸手);探头探脑(不断伸头张望)

    (11) 彻底调查或考察 。如:探穴;探路;探研(探讨研究);探流;探综(探究贯通)

    (12) 预先支付 。如:探支(预支);探借(预借)

    (13) 侦察

    探颐索隐。——《易·系辞上》。疏:“窥探。”

    (14) 又如:探细(侦察);探刺(暗中侦察);探伺(侦察);探虎穴(冒险);探使(负有侦察任务的使者);探候(侦察打听);探报(谍报)

    名词

    侦察人员 。如:敌探;探子;暗探;探人(军中从事侦察工作的人);探丁(探卒,探兵。军中的侦察兵)

    英文翻译

    find, locate; search, grop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1 taam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am1 tam1 tam4 [海陆丰腔] tam5 tam1 [梅县腔] tam3 tam5 [陆丰腔] tam1 tam5 [客英字典] tam5 tam1 [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东莞腔] tam5 [沙头角腔] tam5 [宝安腔] tam5 | t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含平聲開口一等thomtʰɒm
    [xi]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TO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P
    四角: 2033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心,从采。采( 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同本义

    悉,详尽也。——《说文》

    悉,尽也。——《尔雅》

    占不悉。——《史记·平准书》。索隐:“尽也。”

    时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汉书·张释之传》

    至孅至悉。——汉· 贾谊《论积贮疏》

    词不悉心。——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纤悉(详细;详尽);详悉(详细而全面);悉数(一一列举)

    副词

    (1) 全都,全部

    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悉吾村之众。——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又如:悉知底里(对事情的内情底细完全清楚);悉皆(全都);悉备(齐备)

    动词

    (1) 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详尽的知道,了解

    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南朝梁· 萧统《文选》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欣悉(高兴地详尽了解);洞悉(很清楚地知道);熟悉(知道得很清楚);来函敬悉;探悉;惊悉;详悉(详细知道)

    (4) 尽其所有

    以公之与民已悉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谓尽其力也。”

    悉浮以沿江。——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 又如:悉锐(尽其全部精锐);悉甲(尽其甲兵);悉索(尽其所有;搜括)

    英文翻译

    know, learn about, comprehend

    方言集汇

    ◎ 粤语:sik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宝安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东莞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七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sĭĕt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