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

xíng dòng [xing dong]
繁体 行動
注音 ㄒ一ㄥˊ ㄉ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行动 xíngdòng

(1) 走动;行走

move about;get about

(2)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亦指活动

act;take action

(3) 举动;动作;举止

action;operation

(4) 动不动

easily

词语解释

  1. 走动;行走。

    《北史·隋房陵王勇传》:“我有时行动,宿卫须得雄毅。” 明 张居正 《给假谢恩疏》:“臣方用药,敷搽患处,不能行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就是行动,拜跪,拱揖,没有一样不是碍眼的。”

  2. 举动;动作。

    《北齐书·独孤永业传》:“ 周武帝 亲攻 金墉 , 永业 出兵御之,问曰:‘是何达官,作何行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谢元卿 ﹞看了他这些行动举止,谈谐歌唱,件件动人。”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言语被观众听到,行动被观众看见。”

  3.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此时已是十二月天气, 满生 自思囊无半文,空身家去,难以度岁;不若只在外厢行动,寻些生意,且过了年又处。”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二来,有关这回军事行动的一些重要问题,能给紧接前线的 米脂 县级领导干部当面谈一下也好。”

  4. 动不动。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 玳安 道:‘那 乐嫂子 ,行动只拿 五娘 諕我。’”《红楼梦》第二十回:“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慪的人难受。”

  5. 犹举止,举动。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邵 ( 张邵 )见房中书囊衣冠,都是应举的行动。”

引证解释

⒈ 走动;行走。

《北史·隋房陵王勇传》:“我有时行动,宿卫须得雄毅。”
明张居正《给假谢恩疏》:“臣方用药,敷搽患处,不能行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就是行动,拜跪,拱揖,没有一样不是碍眼的。”

⒉ 举动;动作。

《北齐书·独孤永业传》:“周武帝亲攻金墉,永业出兵御之,问曰:‘是何达官,作何行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谢元卿﹞看了他这些行动举止,谈谐歌唱,件件动人。”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言语被观众听到,行动被观众看见。”

⒊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此时已是十二月天气, 满生自思囊无半文,空身家去,难以度岁;不若只在外厢行动,寻些生意,且过了年又处。”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二来,有关这回军事行动的一些重要问题,能给紧接前线的米脂县级领导干部当面谈一下也好。”

⒋ 动不动。

《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玳安道:‘那乐嫂子,行动只拿五娘諕我。’”
《红楼梦》第二十回:“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你再不知道你慪的人难受。”

⒌ 犹举止,举动。

《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邵(张邵 )见房中书囊衣冠,都是应举的行动。”

行动的国语词典

行为、举动。

行动的网络释义

行动

  • 行动:汉语词组
  • 行动:生物学术语
  • 行动:心理学用词
  • 行动:百合属栽培品种
  • 行动:汪海所著书籍
  • 行动 (汉语词组)

  • 行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亦指活动,行动是动词,附属含义为行者动着做,能有行走动作的意思。
  • 行动造句

    小松鼠在树上窜来窜去,行动非常敏捷。
    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搞好环境卫生。
    打击经济犯罪态度要坚决,行动要果断。
    雷锋同志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他口口声声说爱我,却不见实际行动。
    每个同学都要以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
    每个同学都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班组荣誉。
    姐姐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她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登山时,全班同学要一起上,不准任意行动。
    遵守法律应该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命令一下达,大家马上行动起来。
    我们不但要看他的言论,更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老虎喜欢单独行动,常常独来独往。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阻止他,不能听任那个野心家移天易日。
    没有忧患意识和相应行动,我们就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认为委身就是义无反顾的行动。
    你要冷静下来,贸然行动只会和对方同归于尽。
    敌军的行动已受到我军的钳制。
    对这次集体行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每个同学都应该以实际行动爱护班级荣誉。

    汉字详情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