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虫

dù chóng [ du chong]
繁体 蠹蟲
注音 ㄉㄨˋ ㄔ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蠹虫 dùchóng

(1)

a kind of insect that eats into books,clothing,etc.;book motheating insect;vermin

(2) 蛀蚀树木、器物的虫子

(3) 比喻从内部损害集体的坏人

词语解释

  1. 亦作“蠧虫”。蛀虫。

    《诗·小雅·大田》“及其蟊贼” 三国 吴 陆玑 疏:“贼似桃李中蠹虫,赤头,身长而细耳。” 贾思勰 《齐民要术·伐木》引 汉 崔寔 《四民月令》:“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蠧虫,《字林》:木中虫也;穿食人器物者也。” 唐 朱湾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诗:“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

  2. 借指爱书或爱读书的人。

    徐迟 《三峡记·宜昌导游》:“我记得三十年前,在 北京 给我导游的是个蠹虫,他让我陪他跑遍了古城中几乎所有的旧书铺。”

  3. 比喻坏人或坏事物。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但丛书也有蠹虫。从 明 末到 清 初,就时有欺人的丛书出现。”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服务的态度五》:“工作能力不强而办事又不负责的同事,是我们的蠹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蠧虫”。

⒉ 蛀虫。

《诗·小雅·大田》“及其蟊贼” 三国吴陆玑疏:“贼似桃李中蠹虫,赤头,身长而细耳。”
贾思勰《齐民要术·伐木》引汉崔寔《四民月令》:“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七:“蠧虫,《字林》:木中虫也;穿食人器物者也。”
唐朱湾《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诗:“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

⒊ 借指爱书或爱读书的人。

徐迟《三峡记·宜昌导游》:“我记得三十年前,在北京给我导游的是个蠹虫,他让我陪他跑遍了古城中几乎所有的旧书铺。”

⒋ 比喻坏人或坏事物。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但丛书也有蠹虫。从明末到清初,就时有欺人的丛书出现。”
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服务的态度五》:“工作能力不强而办事又不负责的同事,是我们的蠹虫!”

蠹虫的国语词典

白鱼的别名。参见「白鱼」条。

如:「社会的蠹虫」。

蠹虫的网络释义

蠹虫 (游戏Minecraft中的生物)

  • 蠹虫(Silverfish)是一种小型的似虫生物,它们有着银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眼睛,藏身在要塞或峭壁生物群系的怪物蛋方块中。怪物蛋方块与周围环境几乎一样,这使得它们的出现常常令玩家措手不及。这些方块用手就可以快速摧毁,但是用工具与用手摧毁的时间一致。
  • 除此之外,要塞中的蠹虫刷怪箱也可以生成蠹虫。
  • 蠹虫造句

    蠹虫的学名叫皮蠹,成虫呈长圆筒形,背面隆起,全身赤褐色。
    综述了信息素在小蠹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进展。
    为防止蠹虫、衣鱼等昆虫啃蚀书页,根据记载,古人往往会采用一种称作“芸香”的草叶,夹在书页之中,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书本免于虫害的效果。
    很多网友对欲壑难填的蠹虫深恶痛绝,但也有人态度谨慎,认为清单的出处不明,未必值得相信。
    其实原来是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这样的人不过是革命队伍中的蠹虫,革命人民实在不需要这样的“歌者”。
    二是松毛虫、森林鼠害、杨树食叶害虫等常发性病虫害;三是小蠹虫、萧氏松茎象等钻蛀性害虫。
    造成这种损失的部分原因要归结于温带和针叶林带里爆发的小蠹虫虫害,创纪录数量的小蠹虫撑过了最近这些个温和的冬天。
    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众志成城人心思进,更要激浊扬清弘扬正气,揪出那些自毁根基、自坏长城的国之蠹虫。
    中国人在储存食物的处所放上一小块鱼化石来驱走所谓的蠹虫。
    蛾子的幼虫、地毯圆皮囊还有蠹虫是以衣服上的天然纤维为食的,造成衣服上的小洞或是部分衣服碎片。
    看!他们都像衣服一样要破旧,为蠹虫所侵蚀。
    小蠹虫伴生菌是在植物—小蠹虫—伴生菌系统中,削弱树木抗性、协助小蠹虫侵害的重要因子。
    小蠹虫体微小、外形近似、种间差异不明显。
    杏树小蠹虫的防治关键是要掌握其发生规律,在成虫飞出树体前采用药泥涂抹树干,能一次性消灭。
    针叶树小蠹虫不仅能通过信息化学物质识别和回避非寄主生境,而且能识别非寄主树种和不适寄主树。
    非寄主挥发物在针叶树小蠹虫的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汉字详情

    [du]
    部首: 603
    笔画: 24
    五笔: GKHJ
    五行:
    仓颉: JBMR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蛀虫)

    (2)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3)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4)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蠹民(指害人的人或事物);蠹政(害民的政令);蠹言(害人的言辞);蠹役书办(腐败,刁钻的吏役书办)

    动词

    (1) 蛀蚀

    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2) 又如:蠹木(蛀坏的梁木);蠹心(蛀蚀内部);蠹书(蠹册。被虫蛀坏的书);蠹国(侵蚀、危害国家);蠹朽(木材被蠹腐烂)

    (3) 损害 。如:蠹民(害民);蠹耗(损害;败坏);蠹政(败坏朝政;害国虐民的统治);蠹俗(败坏风化);蠹刻(侵耗刻削);蠹劳(病害劳累);蠹伤(损害);蠹敝(侵蚀破坏)

    英文翻译

    moth; insects which eat into clot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5 zhu5 [宝安腔] du5 [台湾四县腔] du5 zu5 [梅县腔] du5 [客语拼音字汇] du4 t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當故去聲開口一等tutoh/tuh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蠹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