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虫

zhù chóng [zhu chong]
繁体 蛀蟲
注音 ㄓㄨˋ ㄔ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蛀虫 zhùchóng

(1) 取食于树干、衣服、书籍、谷物等的昆虫

insect that eats books,clothes or wood;moth;borer

(2) 比喻从内部造成损害的人

borer

引证解释

⒈ 啃啮树木、衣服、书籍、谷物类的小虫。

《说郛》卷二五引宋陈耆《桐谱·器用》:“然而采伐不时,则有蛀虫之害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木蠹虫》:“蝎、蝤蠐、蛣蛙、蛀虫。”

⒉ 借指混入内部的腐蚀者、破坏者。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木刻确已得到客观的支持,但这时候,就要严防它的堕落和衰退,尤其是蛀虫,它能使木刻的趣味降低,如新剧之变为开玩笑的‘文明戏’一样。”

蛀虫的国语词典

蛀蚀书籍、衣服、树干、谷粒等的小虫。如天牛、衣蛾、衣鱼、米象等。

蛀虫的网络释义

蛀虫

  • 蛀虫,个体较小,成虫体长一般为2-3mm,多数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翌年春天化蛹,4、5月份蛹羽化为成虫,成虫交配後产卵,卵期约15天孵化的幼虫便钻入木材或毛皮中危害,是农林业、木材类装潢及家俱和木雕佛像艺品、毛皮服饰的重要害虫。
  • 蛀虫造句

    我们不能饶恕那些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的蛀虫。
    持之以恒是培育成功之果的泥土,半途而废是侵害成功之苗的蛀虫。
    真没想到,这个“全国劳动模范”竟是侵蚀国家财产的蛀虫。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
    我的爱情,长了蛀虫,我的爱情,出了毛病。
    最芬芳的花蕾中有蛀虫,最聪明的心里也同样会埋伏着蛀蚀心灵的爱情。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贪婪是灵魂的蛀虫,侵蚀了多少善良的本性。懒惰是精神的蝥贼,偷走了多少宝贵的青春。
    贪婪是灵魂的蛀虫,侵蚀了多少善良的本性。
    收藏古书字画,要注意定时防除蛀虫.
    蛀虫在我的毛衣衫上蛀蚀了一些小洞.
    因此,我对厄弗辣因将像是一个蠹鱼,对犹大家将像是一个蛀虫。
    一条复仇心切的蛀虫将它蛀食。
    蛀虫将我的羊毛衫蛀蚀了几个小洞。
    不计其数,朽木难雕,班级蛀虫,死泥一堆,污染风气。
    而不是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米蛀虫。
    药监蛀虫曹文庄获死缓,曹文庄。
    蛀虫是红木家具的大敌,尤其是白蚁等害虫,会蛀食家具中的木纤维,损坏家具。

    汉字详情

    zhù [zhu]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YGG
    五行:
    仓颉: LIYG
    四角: 501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主声。本义:蛀虫)

    (2) 同本义

    蠹侵嘉树,蛀耗米珠。——明· 顾大韶《又后虱赋》

    (3) 又如:蛀食(谓蛀虫咬吃);蛀心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玉米螟等幼虫的统称);蛀书蠹(蛀蚀书卷的蠹鱼。借指只知啃书本读书的人);蛀书虫(蛀书蠹)

    (4) 用同“疰”。如:蛀夏(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纳不佳,称蛀夏);蛀船(不适应乘船);蛀轿(不适应乘轿)

    动词

    (1) 蠹蚀;被蛀虫咬坏

    木犀蛀者,用芝麻带壳悬树上。——宋· 苏轼《格物粗谈》

    (2) 又如:蛀孔(虫蛀咬后留下的孔洞);蛀蚀(因被虫蛀而受损伤。常比喻伤害);蛀牙(龋齿的俗称);蛀齿(即龋齿。齿质受腐蚀的病)

    英文翻译

    insects that eat books,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zy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zu4 [海陆丰腔] zhu5 [陆丰腔] zhu5 [客英字典] zhu5 [东莞腔] zu5 [梅县腔] zhu5 [宝安腔] z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戍去聲合口三等cjyoh/tjuhtɕĭu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