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盘踞纠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 建安 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 龙渊 以 龙编 为名也。”
引证解释
⒈ 盘踞纠结。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叶榆河》:“建安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龙渊以龙编为名也。”
蟠编的网络释义
蟠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盘曲;盘结 。如:蟠木(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蟠龙(盘旋环绕的龙);蟠虬(盘曲的虬龙);蟠蛇(盘曲的蛇);蟠幽(盘曲幽深);蟠根(盘曲的根);蟠旋(盘曲回旋);蟠结(盘曲纠结)
(2) 遍及;充满 。如:蟠满(遍及;充满);蟠极(遍及);蟠泊(充满;布满);蟠胸(满腹;广阔的心胸);蟠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充满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an2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客英字典] pan2 fan2 [海陆丰腔] fan1 pan1 [宝安腔] pan2 [梅县腔] p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煩 | 附袁 | 並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byan/bvan | bʰĭwɐ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2)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