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留

tuì liú [ tui liu]
繁体 蛻留
注音 ㄊㄨㄟˋ ㄌ一ㄡˊ

词语释义

遗留﹐残存。

词语解释

  1. 遗留,残存。

    朱自清 《中国歌谣》:“以文学为主体而以音乐舞蹈为其附庸;以诗歌为最先发生的艺术,而其他都较为后起……迨到描写的技巧更进的时候,即由音乐蜕留的韵律,亦渐次可以破除了。”

引证解释

⒈ 遗留,残存。

朱自清《中国歌谣》:“以文学为主体而以音乐舞蹈为其附庸;以诗歌为最先发生的艺术,而其他都较为后起……迨到描写的技巧更进的时候,即由音乐蜕留的韵律,亦渐次可以破除了。”

蜕留的网络释义

蜕留

  • 蜕留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tuì liú,释义为遗留,残存。
  • 汉字详情

    tuì [tui]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UKQ
    五行:
    仓颉: LICRU
    四角: 58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虫,兑( duì)声。本义:蝉、蛇之类脱皮去壳)

    (2) 蝉、蛇等脱皮。亦谓鸟换羽

    蜕,蝉蛇所解皮也。——《说文》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蜕蝉(蝉脱壳)

    (4) 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称为尸解,也叫“蜕”。后因以蜕为死的讳称 。如:蜕骨(脱去凡骨。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蜕化(道教谓人死亡解脱成仙);蜕衣(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蜕壳(指遗骸)

    (5) 变化;变质。如:蜕演(蜕化演变);蜕形(蜕化而成的形式);蜕嬗(蜕变演化)

    (6) 脱去,除掉。如:蜕濯(清除,洗涤)

    名词

    (1) 蛇、蝉等动物从身上脱落下来的壳或皮 。如:蝉蜕;蛇蜕;蚕蜕

    (2) 尸体

    师素不立文字,临去乃为此,与遗蜕俱存。——《徐霞客游记》

    (3) 动物的化石

    于淮、 济间得一龙蜕,长数十尺。——《五杂俎·卷九》

    英文翻译

    mol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teoi3
    ◎ 潮州话:to3 suê3

    宋本广韵

    部首: 521
    笔画: 10
    五笔: QYVL

    英文翻译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

    蜕留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