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鼻

zhē bí [ zhe bi]
注音 ㄓㄜˊ ㄅ一ˊ

词语释义

谓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极言气味浓烈。

词语解释

  1. 谓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极言气味浓烈。

    清 钱谦益 《谢于润甫送酒》诗:“入盏先皱眉,沾唇已蜇鼻。”

引证解释

⒈ 谓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极言气味浓烈。

清钱谦益《谢于润甫送酒》诗:“入盏先皱眉,沾唇已蜇鼻。”

蜇鼻的网络释义

蜇鼻

  • 蜇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é bí ,极言气味浓烈。
  • 汉字详情

    zhē,zhé [zhe,zhe]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RRJU
    五行:
    仓颉: QLLMI
    四角: 52136

    详细解释

    zhē

    动词

    (1) 毒虫叮刺

    苦咸酸辛,虽蜇吻裂鼻,缩舍涩齿,而咸有笃好之者。——唐· 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2) 又如:蜇杀(毒虫叮咬致死);蝎子蜇人;蜇螫(毒蛇咬)

    (3) 刺痛;刺伤

    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列子》

    (4) 又如:切洋葱蜇眼睛;蜇鼻(刺激鼻子而感到微痛)

    (5) 折磨;毒害;苦楚

    如来!我师徒受了万蜇千魔,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咐传经。——《西游记》

    (6) 另见 zhé

    zhé

    名词

    (1) 腔肠动物。即“水母”。俗称“海蜇” 。身体作半球形,上面有伞状部分,俗称“海蜇皮”。下面有口腔八条,俗称“海蜇头”。可食。如:海蜇;蜇花(指海蜇腹下的众多的脚)

    (2) 另见 zhē

    英文翻译

    jellyfish

    方言集汇

    ◎ 粤语:z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at7 zet7 [东莞腔] zet7 [海陆丰腔] zhat7 zhet7 [客英字典] zhet7 [宝安腔] zet7 [梅县腔] zh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6 zad5 ze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列薛B開入聲開口三等仙Bţĭɛttriet/tyet
    [bi]
    部首: 1401
    笔画: 14
    五笔: THL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WML
    四角: 26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nose; first; KangXi radical 209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bʰibjiih/b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