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处

zhé chù [ zhe chu]
繁体 蟄處
注音 ㄓㄜˊ ㄔㄨˇ

词语释义

隐居。

词语解释

  1. 隐居。

    章炳麟 《瑞安孙先生伤辞》:“ 炳麟 丧其师资,且闻 平子 亦蛰处不与世耦,生死未可知。”

引证解释

⒈ 隐居。

章炳麟《瑞安孙先生伤辞》:“炳麟丧其师资,且闻平子亦蛰处不与世耦,生死未可知。”

蛰处的网络释义

蛰处

  • 蛰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é chǔ ,是指隐居。
  • 汉字详情

    zhé [zhe]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RVYJ
    五行:
    仓颉: QILMI
    四角: 551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2) 同本义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3) 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4)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5) 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6) 喻潜藏而未披露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文翻译

    to hiber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宋本广韵

    chǔ,chù [chu]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H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O
    四角: 23400

    详细解释

    chǔ

    形容词

    (1) 定,常

    喜怒无处。——《吕氏春秋·诬徒》。注:“处,常也。”

    犹思故处。——《吕氏春秋·音初》

    (2) 另见 chù

    chù

    名词

    (1)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处,所也。——《广韵》

    五刑三次,是无隐也。——《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

    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纪》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住处;别处;停车处

    (3) 部分;方面 。如:好处;益处

    (4) 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 。如:业务处;办事处;政策处

    (5) 另见 chǔ

    英文翻译

    place, locale; depart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