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酱

hān jiàng [ han jiang]
繁体 蚶醬
注音 ㄏㄢ ㄐ一ㄤˋ

词语释义

蚶肉制成的酱。

词语解释

  1. 蚶肉制成的酱。

    《格致镜原》卷九五引 明 陈懋仁 《泉南杂志》:“蚶大而肥,鲜美特异,杂俎云:‘鼎俎之味有蚶酱。’”

引证解释

⒈ 蚶肉制成的酱。

《格致镜原》卷九五引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蚶大而肥,鲜美特异,杂俎云:‘鼎俎之味有蚶酱。’”

蚶酱的网络释义

蚶酱

  • 蚶酱,读音hān jiàng,汉语词汇。指的是蚶肉制成的酱。
  • 汉字详情

    hān [han]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AFG
    五行:
    仓颉: LITM
    四角: 541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动物名。俗叫瓦垄子或瓦楞子,又叫魁蛤 ,蚶属的软体动物,介壳厚,稍呈心脏形,自壳顶出隆起的放射纵线四十多条,像瓦垄。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味鲜美。通称“蚶子”

    疑食蚶蛎。——《南齐书·周颗传》

    (2) 又如:蚶菜(赤贝的一种);蚶酱(蚶肉制成的酱)

    英文翻译

    kind of clam, arca inflata

    方言集汇

    ◎ 粤语:h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m1 ham1 [客英字典] ham1 [海陆丰腔] gam1 ham1 [客语拼音字汇] ham1 [梅县腔] h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談平聲開口一等ham/xamxɑm
    jiàng [jiang]
    部首: 714
    笔画: 13
    五笔: UQSG
    五行:
    仓颉: LNMCW
    四角: 37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爿声。古文从酉,爿声。籀文从酉,从皿,爿声。本义:用盐醋等调料腌制而成的肉酱)

    (2) 用麦、面、豆等发酵制成的调味品

    酱用百有二十瓮。——《周礼·膳夫》

    不得其酱。——《论语》

    濡鸡醢酱,濡鱼卵酱。——《礼记·内则》

    (3) 又如:黄酱;炸酱;甜酱;豆瓣酱;酱坊;酱豆(盛酱的食器);酱瓜(即越瓜);酱清(古代调味品。相当于今之酱油)

    (4) 将鱼、肉、蔬、果捣烂制成的糊状食品 。如:果子酱;花生酱

    动词

    (1) 用酱或酱油腌制 。如:把萝卜酱一酱;把豆腐酱了再吃;酱瓜儿(用酱腌制的瓜)

    (2) 搅;混杂 。如:酱泥(沾染了污泥)

    英文翻译

    any jam-like or paste-like food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