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壳窗

háo ké chuāng [ hao ke chuang]
繁体 蠔殼窗
注音 ㄏㄠˊ ㄎㄜˊ ㄔㄨㄤ

词语释义

用牡蛎壳加工成薄片和竹片编成借以透光的窗子。也称蛎壳窗。

词语解释

  1. 用牡蛎壳加工成薄片和竹片编成借以透光的窗子。也称蛎壳窗。

    许地山 《东野先生》五:“一房残废的蠔壳窗,被一枝粘满泥浆的竹竿支住。”

引证解释

⒈ 用牡蛎壳加工成薄片和竹片编成借以透光的窗子。也称蛎壳窗。

许地山《东野先生》五:“一房残废的蠔壳窗,被一枝粘满泥浆的竹竿支住。”

蚝壳窗的网络释义

蚝壳窗

  • háo ké chuāng
  • ㄏㄠˊ ㄎㄜˊ ㄔㄨㄤ
  • 蚝壳窗(蠔壳窗)
  • 用牡蛎壳加工成薄片和竹片编成借以透光的窗子。也称蛎壳窗。 许地山 《东野先生》五:“一房残废的蠔壳窗,被一枝粘满泥浆的竹竿支住。”
  • 汉字详情

    háo [hao]
    部首: 603
    笔画: 10
    五笔: JTFN
    五行:
    仓颉: LIHQU
    四角: 52114

    详细解释

    名词

    牡蛎的别名 。如:蚝蛎(牡蛎);蚝壳(指牡蛎;牡蛎的外壳);蚝浦(产牡蛎的浅海)

    英文翻译

    hairy and poisonous caterpillars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ho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5 ci5 [客英字典] cih5 [海陆丰腔] cih5 ci5 [梅县腔] ze5
    ◎ 潮州话: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吏去聲開口三等tsʰĭəchih/cioh
    ké,qiào [ke,qiao]
    部首: 329
    笔画: 7
    五笔: FPMB
    五行:
    仓颉: GBHN
    四角: 40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物的坚硬外皮 。如: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壳子(外壳);壳族(贝类、介类等有壳动物);壳菜(称有壳的海贝);壳果(带硬壳的果品)

    (2) 另见 qiào

    qiào

    名词

    (1) ∶坚硬的外皮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躯壳;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介壳;外壳;躯壳;枳壳

    (3) 另见

    英文翻译

    casing, shell, husk

    方言集汇

    ◎ 粤语:hok3

    宋本广韵

    chuāng [chuang]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TQ
    五行:
    仓颉: JCHWE
    四角: 30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穴,囱( cōng)声。“窗”本作“囱”( 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

    (2) 同本义。也作“囱” 。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

    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说文》

    四旁两夹窗。——《考工记·匠人》。注:“窗助户为明。”

    天窗绮疎。——王逸《鲁灵光殿赋》

    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论衡·别通》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归有光《项脊轩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乐府《木兰诗》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窗下(窗户下;上学读书);窗友(旧时指塾中同学);窗格(有格子的窗户;又称窗槅);窗子眼(窗格子);窗下功夫(指学问)

    (4) ∶一种小的开口,尤指在中耳与内耳之间的骨上有膜覆盖的两个小口之一 。如:前庭窗;蜗窗

    英文翻译

    window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海陆丰腔] cung1 [客英字典] c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宝安腔] cung1 [东莞腔] cong1 [梅县腔] c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江平聲開口二等ʧʰɔŋchrung/che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