蘖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为开始发生。
明 宋濂 《金华永宁禅庵记》:“必有龙鬼昼夜护持,使般若之种蘖芽其间,亦其势致焉。” 清 龙启瑞 《大冈埠团练公局记》:“夫以 广西 之盗蔓延数十州县,蘖芽乎十年之前,一发而不可治。”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 汉 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於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
引证解释
⒈ 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为开始发生。
引明宋濂《金华永宁禅庵记》:“必有龙鬼昼夜护持,使般若之种蘖芽其间,亦其势致焉。”
清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夫以广西之盗蔓延数十州县,蘖芽乎十年之前,一发而不可治。”
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虽韩愈依违其间,夷汉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於豪州受命之世,灼灼也。”
蘖芽的网络释义
蘖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薛声。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2) 同本义
若颠本之有由蘖。——《书·盘庚上》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
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寻木起于蘖栽。——《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3) 又如:槎蘖(砍伐幼林)
(4) 植物的芽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王观国《学林》
(5) 如: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形容词
通“糱”。高
宋王筑为蘖台。——《吕氏春秋·过理篇》
名词
(1) 生芽的米
蘖,芽米也。——《说文》
(2) 酿酒的曲
以蘖为酒。——《管子·禁藏》
(3) 又如:蘖酒(曲酒);蘖曲(酒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et7 ngiap7 [客英字典]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iap7 [梅县腔] ng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嶭 | 五割 | 疑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ngat | ŋɑ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牙声。本义: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2) 同本义
芽,萌芽也。——《说文》。段注:“古多以牙为芽。”
芽,孽也。——《广雅·释草》
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句尖。——韩愈《苦寒诗》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同芽者。
粪溉者先芽。
蒌蒿满地芦芽短。——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3) 》
(4) 又如:芽茶(最嫩的茶叶)
(5) 形状像芽的东西 。如: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来的肉);银芽(露出地面的银矿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海陆丰腔] nga2 [陆丰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2 [梅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东莞腔]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牙 | 五加 | 疑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ŋa | ngra/ng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