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槱

xīn yǒu [ xin you]
注音 ㄒ一ㄣ 一ㄡˇ

词语释义

亦作'薪楢'。 《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 柴木。 比喻基础。

词语解释

  1. 亦作“ 薪楢 ”。《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

    《晋书·罗宪滕脩等传论》:“薪楢之任,清规自远;鼙鼓之臣,厥声弥劭。” 南朝 齐 王融 《策秀才文》之三:“岂薪槱之道未宏,为网罗之目尚简。”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卜居求安》:“攄长策,运祕谋,潭潭相府待薪槱。” 清 李厚庵 《赠陈梦雷》诗:“駢肩三百士,济济听薪槱。”

  2. 柴木。

    宋 梅尧臣 《山木》诗:“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

  3. 比喻基础。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先猎羣书以为薪槱,则辨同考异,慎於覈核而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薪楢”。

⒉ 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

《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
《晋书·罗宪滕脩等传论》:“薪楢之任,清规自远;鼙鼓之臣,厥声弥劭。”
南朝齐王融《策秀才文》之三:“岂薪槱之道未宏,为网罗之目尚简。”
明吾丘瑞《运甓记·卜居求安》:“攄长策,运祕谋,潭潭相府待薪槱。”
清李厚庵《赠陈梦雷》诗:“駢肩三百士,济济听薪槱。”

⒊ 柴木。

宋梅尧臣《山木》诗:“因嗟大不为梁栋,又叹残不为薪槱。”

⒋ 比喻基础。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下》:“先猎羣书以为薪槱,则辨同考异,慎於覈核而已。”

薪槱的网络释义

薪槱

  • 薪槱,汉语词语,读音是xīn yǒu,指柴木,比喻基础。
  •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US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YDL
    四角: 449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薪,荛也。——《说文》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毁伤其薪木。——《孟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3)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唐· 白居易《卖炭翁》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4) 又如:薪采(采樵,砍柴);薪桂(薪贵于桂。比喻物价昂贵);薪蒸(木材);薪火相传(木柴虽有烧尽的时候,但火却可以传衍不息。比喻为师徒以道术递相传授不绝,或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衍无尽)

    (5) 薪水、薪金的省称 。又如:加薪;薪工(薪金,工资);薪津(薪金);薪给

    动词

    (1) 取以为薪;打柴

    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南朝梁· 肖统《陶渊明传》

    (2) 又如:薪采(打柴);薪苏(樵采)

    英文翻译

    fuel, firewood; salary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梅县腔] sim1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东莞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xin1 [陆丰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
    yǒu,chǎo [you,chao]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SGO
    仓颉: DMWF
    四角: 41936

    英文翻译

    firewood for sacri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3 [台湾四县腔] ju3 [海陆丰腔] r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久上聲開口三等jĭəujux/j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