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耨

hāo nòu [ hao nou]
注音 ㄏㄠ ㄋㄡˋ

词语释义

除草。

词语解释

  1. 除草。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四:“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

引证解释

⒈ 除草。

元赵孟頫《题耕织图》诗之四:“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

薅耨的网络释义

薅耨

  • 薅耨,读音为hāo nòu,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除草。
  • 汉字详情

    hāo [hao]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VDF
    五行:
    仓颉: TVMI
    四角: 444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拔除田草 。如:薅马(古代农具的名称。专用于除草);薅草(除草);薅锄(除草锄地);薅耨(除草)

    (2) 泛指拔去 。如:薅胡子(拔胡须);薅菜苗儿;薅秧(拔秧苗)

    (3) 〈方〉∶揪 。如:薅师傅的胡子;薅下几根头发;薅走了军帽;薅住领子

    英文翻译

    to weed; to erad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o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u1 gau1 [客英字典] gau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梅县腔] gau1
    ◎ 潮州话:hau1 k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毛平聲開口一等xɑuhau/xau
    nòu [nou]
    部首: 601
    笔画: 16
    五笔: DI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DMVI
    四角: 519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

    (2) 同本义

    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以:由于。)——《吕氏春秋》

    (3) 又如:耨耕(泛指农活)

    (4) 骂

    早忘了咒,不记得低低耨。——《翠裙腰·闺怨》

    (5) 呻吟

    一个姿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西厢记》

    名词

    (1) 钩儿锄,一种锄草的农具

    释其锄耨而下泪。——贾谊《旱云赋》

    (2) 〈方〉∶元明戏剧中常见,状男女狎昵之态

    有耨处散诞松宽着耨,有偷处宽行大步偷,何须把一家苦苦死淹留?——元· 关汉卿《金线池》

    英文翻译

    hoe, rake; weed

    方言集汇

    ◎ 粤语:n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u3 [客英字典] ngieu3 [海陆丰腔] ngieu3 [梅县腔] neu5 [客语拼音字汇] neu4 yug6 [宝安腔] ngiu3
    ◎ 潮州话:n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豆去聲開口一等nuh/nown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