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打扰;麻烦。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奴家准拟今日抄题得几文钱,追荐公婆,谁知撞着两个风子,自来蒿恼人一场。”《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婆子在此蒿恼三年,今晚去也!”《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又且素性慷慨好客,时常引着这伙三朋四友,到家蒿恼,索酒索食。”
引证解释
⒈ 犹打扰;麻烦。
引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奴家准拟今日抄题得几文钱,追荐公婆,谁知撞着两个风子,自来蒿恼人一场。”
《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婆子在此蒿恼三年,今晚去也!”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又且素性慷慨好客,时常引着这伙三朋四友,到家蒿恼,索酒索食。”
蒿恼的国语词典
扰乱、吵闹。《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娘不嫌蒿恼,老身惯是挜相知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蹂躏得地上草不生,蒿恼得梦中魂也怕。」也作「薅恼」、「蓐恼」。
蒿恼的网络释义
蒿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3) 蒿子 ,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动词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1)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2)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3) 用同“薅”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4) 忧烦;忧虑不安 。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gau1 ko1 [客英字典] gau1 hau1 ko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ko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hau1 ho1 [梅县腔] hau1 gau1
◎ 潮州话:hau1 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蒿 | 呼毛 | 曉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xɑu | hau/x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惱(
)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2) 同本义
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唐· 卢仝《寄男抱孙》
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西游记》
(3) 又如:恼聒(烦恼,恼恨);恼懆(烦恼忧愁);恼燥,恼躁(烦恼不安);恼悔(悔恨);恼闷(懊恼烦闷);恼烦(烦恼);恼懊(懊恼)
(4) 懊恼;烦闷
将终,无曾痛恼,但西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陈书·姚察传》
(5) 又如:恼恨恨(恼恨貌。愤怒怨恨);恼害(犹恼恨);恼忿忿(气呼呼,气冲冲);恼巴巴(气恼,恼怒);恼犯(触犯;激怒);恼燥(恼火);恼骂(生气漫骂);恼激(激怒)
(6) 打扰
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西游记》
(7) 又如:恼聒(打扰);恼乱(打扰)
(8) 惹,撩拨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赠段七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