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

píng zōng [ ping zong]
繁体 萍蹤
注音 ㄆ一ㄥˊ ㄗㄨㄥ

词语释义

萍踪 píngzōng

(1) 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闹殇》
tracks of a wanderer

词语解释

  1. 见“ 萍踪 ”。

  2. 亦作“ 萍踪 ”。浮萍的踪迹。常比喻行踪飘泊无定。

    元 萨都剌 《秋日池上》诗:“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 元 方回 《寄呈吕道山于八桂》诗:“但愿岁时一相见,萍踪从昔惯漂萍。” 明 何景明 《除夕刘户部宅》诗:“江湖有歧路,漂转叹萍踪。”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萍踪偶寄梵王边,莫道无缘却有缘。”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一:“现在‘萍踪’略定,很想就记忆所及,记些‘忆语’出来,陆续在本刊上发表。”

引证解释

⒈ 见“萍踪”。亦作“萍踪”。浮萍的踪迹。常比喻行踪飘泊无定。

元萨都剌《秋日池上》诗:“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
元方回《寄呈吕道山于八桂》诗:“但愿岁时一相见,萍踪从昔惯漂萍。”
明何景明《除夕刘户部宅》诗:“江湖有歧路,漂转叹萍踪。”
清李渔《怜香伴·神引》:“萍踪偶寄梵王边,莫道无缘却有缘。”
邹韬奋《萍踪忆语》一:“现在‘萍踪’略定,很想就记忆所及,记些‘忆语’出来,陆续在本刊上发表。”

萍踪的国语词典

比喻行踪不定。

萍踪的网络释义

萍踪

  • 萍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píng zōng,是指形容行踪不定,像浮萍般四处漂浮。
  • 萍踪造句

    他一生萍踪浪迹,四海为家。
    他是个旅行家,一生萍踪浪迹,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他萍踪浪迹,四海为家,过着漂荡的生活。
    为梁羽生而“向钱看”,萍踪侠影录。
    东邪西毒,武当复活;南帝北丐,无极复活;东成西就,随缘复活;萍踪侠影,正义复活;举案齐眉,妇唱夫和;百福祥和,愿你快乐。
    动荡相逢、同舟共济,一朝忽又萍踪浪迹、各有去处,当此时势、能不感怀?但大家也说不出什么,还是焦泗隐说了一句“保重、淮上相聚。
    他们在雪地上发明了可疑的萍踪。
    想了好半天,最后他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了‘萍踪浪影’上。
    “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含义就更丰富了。
    永恒的流落者,你可以在我的歌中发现你的萍踪。
    萍踪浪影天涯客,明月清风酒一杯。
    只有一件,你须不是这里人,今人赘我家,不知到底萍踪浪迹,归于何处?抑且不知你为儒为商,作何生业。
    通常情形下,碳萍踪是以一年为一个时间段举行计算的。
    我想斩断情缘,和您老人家一起萍踪浪迹,云游四海。
    你问我在干什么?我在俄罗斯,或许在哈萨克斯坦,也可能在柬埔寨或者阿富汗,你知道的,我是搞外交的,萍踪浪迹,四海为家,我能顾得了家里吗?
    来来去去,江湖风雨,萍踪浪迹,方才在路口邂逅,此刻又要分道扬镳。心中万语千言,抵不过无语的一眸一笑。
    这么多年,他仍是漂泊一身,浪迹萍踪。
    他不是王者,但却是侠客,留下一道抹不去的萍踪侠影。
    风尘天涯,恩仇快意;琴心剑胆,萍踪浪迹;徐遣酒兴诗怀,且纵才情雅趣。
    平民玩家通关萍踪侠影攻略。

    汉字详情

    píng [ping]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I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EMJ
    四角: 4414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水,苹,苹亦声。本义:浮萍) 同本义

    萍,苹也。水草也。——《说文》

    蓱始生。——《礼记·月令》。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萍合(浮萍易散,飘泊不定,故用以比喻暂时的聚合);萍浮(浮萍飘迹水面。比喻人行踪飘泊不定);萍飘梗泛(踪迹飘泊无定);萍迹(喻人四处飘流,行踪无定);萍流(飘流)

    英文翻译

    duckweed; wandering, trave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n2 [东莞腔] pin2 [海陆丰腔] pin2 [客英字典] pin2 [沙头角腔] pin2 [梅县腔] pin2 [宝安腔] pin2 [客语拼音字汇] p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bʰieŋbeng
    zōng [zong]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PI
    五行:
    仓颉: RMJMF
    四角: 6319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2)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3)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迹和声响);踪辙(踪迹)

    (4)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5)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动词

    (1)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 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曜载书》

    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隋书》

    (2) 又如:踪行(跟着走)

    英文翻译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ung1 zung1 [客英字典] ziung1 zung1 [海陆丰腔] ziung1 zung1 [宝安腔] zung1 [沙头角腔] zung1 [梅县腔] ziung1 [东莞腔] zu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