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
繁体
苋菜
词语释义
苋菜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较广泛,有细而长的茎和暗紫色或绿色的椭圆形的叶子,开绿白色花,结黑色种子。叶和茎常作蔬菜食用
英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或菱形,有绿紫两色。花黄绿色。种子极小,黑色而有光泽。嫩苗可作蔬菜。
莧菜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呈菱状卵圆形,有青、赤两色;夏秋开绿色小花,密生成球形,穗状花序。茎、叶可食。
莧菜的网络释义
苋菜
莧菜的翻译
英语:
amaranthgreens(genusAmaranthus),Chinesespinach(Amaranthmangostanus)
德语:
Fuchsschwanz(einePflanze)(S,Bio)
法语:
amarante(plante)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edible greens; amaran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n6
◎ 客家话:[梅县腔] han5 [海陆丰腔] han6 [陆丰腔] han3 [台湾四县腔] han5 [客英字典] han5 [宝安腔] han3 [东莞腔] he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 潮州话:hoiⁿ7 [揭阳、潮阳]haiⁿ7
◎ 客家话:[梅县腔] han5 [海陆丰腔] han6 [陆丰腔] han3 [台湾四县腔] han5 [客英字典] han5 [宝安腔] han3 [东莞腔] hen3 [客语拼音字汇] han4
◎ 潮州话:hoiⁿ7 [揭阳、潮阳]haiⁿ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一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莧 | 侯襇 | 匣 | 山開 | 去聲 | 諫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ɣæn | ghranh/haen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内类、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2) 同本义
菜,草之可食者。——《说文》
皮弁祭菜。——《礼记·学记》。注:“芹藻之属。”
习舞释菜。——《礼记·月令》
乃奠菜。——《仪礼·士昏礼》
古禹十年水, 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荀子·富国》
孙叔敖相 楚,栈车牝马,粝饼菜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 又如:种菜;干菜(晒干的蔬菜);菜食(以食菜为主)
(4) 泛指一切菜肴 。如:菜馔(菜肴)
(5) 专指油菜 。如:菜子(专指可以榨油的油菜籽);菜子油(即菜油);菜花(油菜的花)
(6) 按特殊风味制作的食品
饭菜精洁,醢酱调美。——《北史·胡叟传》
(7) 又如:中国菜;素菜;川菜;广东菜;荤菜
英文翻译
vegetables; dish, order; food
方言集汇
◎ 粤语:c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i5 [陆丰腔] coi5 [沙头角腔] coi5 [宝安腔] coi5 [台湾四县腔] coi5 [客语拼音字汇] coi4 [梅县腔] coi5 [客英字典] coi5 [东莞腔] coi5
◎ 潮州话:c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i5 [陆丰腔] coi5 [沙头角腔] coi5 [宝安腔] coi5 [台湾四县腔] coi5 [客语拼音字汇] coi4 [梅县腔] coi5 [客英字典] coi5 [东莞腔] coi5
◎ 潮州话:c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菜 | 倉代 | 清 | 咍 | 去聲 | 隊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chaih/coy | tsʰ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