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坊

chá fāng [ cha fang]
注音 ㄔㄚˊ ㄈ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茶馆。

词语解释

  1. 茶馆。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 枣冢子巷 ﹞又投东则旧 曹门街 北山子 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喫茶於彼。”《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学对门,有个茶坊。”《水浒传》第三回:“ 史进 便入城来看时,依然有六街三市,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

引证解释

⒈ 茶馆。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枣冢子巷﹞又投东则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喫茶於彼。”
《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学对门,有个茶坊。”
《水浒传》第三回:“史进便入城来看时,依然有六街三市,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

茶坊的国语词典

茶馆。

茶坊的网络释义

茶坊

  • 茶坊,即人们喝茶的地方,既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中国的茶坊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坊,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文化。
  • 茶坊的翻译

    英语: teahouse
    德语: Teehaus (S)​
    法语: salon de thé

    茶坊造句

    仙霞路上还有着年轻人和恋人们喜欢的情调,茶坊、酒吧,玩具吧,那里有情调,价格也可以接受。
    柳陌花衢,但闻新声巧笑,茶坊酒肆,尽见按管调弦。
    更有张卖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车儿。
    两人进得城中,李晋光知道王镇未曾见识过如此繁华景象,边行边对他解说临安城城中风情,城中酒肆茶坊、瓦舍勾栏,旗帜高挂,只因岁暮天寒,街头行人无几。
    面包店、糖果店和茶坊就像那些存在于逝去的时代的店面。
    那是一家高雅的茶坊。
    你喜欢玩梦幻小茶坊吗?你也可以在茶坊外设计并布置属于自己的风格唷!
    原来这个开茶坊的王婆,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欣荣茶坊里生产的茶很好,远销国内外。
    但见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楼、当铺,作坊等等。
    作为一名爱茶人,希望《“红”茶坊》能与各位爱茶人一起于云雾清虚间,体味茶之清静与恬澹;在展叶放香之际,笑谈世相百态。
    至少下意识里,他们感觉在茶坊读一本书意味着她们淑女或绅士。
    六境艺术茶坊茶艺师展示乌龙茶艺十八式。
    莫理嗯,输的很值得在这间茶坊里我好像活在中国古代。
    寨大时声巧笑于柳陌花衢管调弦于茶坊酒肆桅尖丛然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灯烛晃耀。
    大街之上,酒楼,茶坊此起彼伏,青楼,赌馆更是接踵比肩,男人的嬉笑声,女子的娇嗔声从中不断传出。
    拉着她走遍整个古城的每个角落,带她吃遍了整个老城,小巷子里的猫耳朵,胡同中的炸年糕,沿着他幼时成长的痕迹,古色古香的茶坊,一杯花茶,耗过半轮夕阳落山。他说,你如果幼时不曾离开,便是这样的一辈子。书海沧生。
    茶坊的女服务员重新拿来了一壶茶,瀚峰转向思玉,问她是不是想走了。

    汉字详情

    chá [cha]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WSU
    五行: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OD
    四角: 44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动词

    饮茶;喝水 。如:茶话(饮茶谈话)

    英文翻译

    tea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fāng,fáng [fang]
    部首: 334
    笔画: 7
    五笔: F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GYHS
    四角: 40127

    详细解释

    fāng

    名词

    (1) (形声。从土,方声。本义: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

    (2) 古代把一个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

    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唐元典》

    坊隅众人,慌忙拢来。——《水浒传》

    (3) 又如:坊隅(街巷,街坊);坊厢(古代城市区划,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坊市(街市);坊郭(城郭市街)

    (4) 官署名 。隋代太子官署有左右坊、门下坊、典书坊等,唐以后易为太子左春坊、右春坊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宋·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5) 又如:坊局(詹事府属下的左、右春坊和司经局的合称)

    (6) 牌坊 。如:三元坊;贞节坊

    (7) 铸造器物的土模

    (8) 店铺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孟元老《东京孟华录》

    (9) 又如:坊肆(商店);坊店(店铺);坊贾(书商)

    (10) 别屋;专用的房舍

    里边有十数家,都是开坊子吃衣饭的。——《金瓶梅词话》

    (11) 又如:坊子(妓院;私娼的屋子);坊陌(妓女居所名);坊曲(唐代妓女居住的地方。也指小街曲巷)

    (12) 古州名 在今陕西省黄陵县

    (13) 另见 fáng

    fáng

    名词

    (1) 同“防”。堤防

    祭坊与水庸,事也。——《礼记·郊特牲》

    大为之坊,民犹逾之。——《礼记·坊记》

    长城钜坊,足以为塞。——《战国策·秦策》

    (2)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小号店在这里,后边还有栈房,还有作坊。——《老残游记》

    (3) 又如:染坊;粉坊;磨坊;碾坊;油坊;谷坊

    动词

    (1) 通“防”。防止;防范

    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礼记·坊记》

    (2) 另见 fāng

    英文翻译

    neighborhood, urban subdivision; (J) priest's residence; (Buddhist) priest; boy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f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1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宝安腔] fong1 [陆丰腔] fong3
    ◎ 潮州话:何汪1(风) 何汪5(防),huang1 hu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