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艰涩
(1) 隐晦难懂
(2) 阻塞难行
词语解释
亦作“ 艰澁 ”。
1.指道路阻塞,通行困难。《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道路艰澁,兵寇纵横。” 宋 苏轼 《答苏伯固书》:“今日到 金山寺 下,虽极艰涩,然尚可寸进。” 清 杨宾 《纳木窝稽》诗:“车驱苦艰涩,换马欲前导。”
行走困难貌。
宋 欧阳修 《论不才官吏状》:“知 泽州 度支郎中直史馆 鲍亚之 ,年老昏昧,视听不明,行步艰澁,本州职事全然不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觉丽人行迅速,女步履艰涩,呼丽人少待,将归着复履。”
晦涩难懂。
《宋史·句龙如渊传》:“文章平易者多浅近,渊深者多艰涩。” 鲁迅 《书信集·致内山完造》:“至于内容,都是短篇: 美国 的 爱伦·坡 …… 法国 的 莫泊桑 , 英国 的 王尔德 等的作品,译文很艰涩。”
指文思阻滞。
《宋史·韩丕传》:“ 丕 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於稽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此时此际,文情艰涩,勉强支吾,则朝气昏昏,到晚终无晴色,不如不作之为愈也。”
味苦涩。
元 郝经 《橄榄》诗:“齿牙喷艰涩,苦硬不可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艰澁”。 指道路阻塞,通行困难。
引《三国志·魏志·高柔传》:“道路艰澁,兵寇纵横。”
宋苏轼《答苏伯固书》:“今日到金山寺下,虽极艰涩,然尚可寸进。”
清杨宾《纳木窝稽》诗:“车驱苦艰涩,换马欲前导。”
⒉ 行走困难貌。
引宋欧阳修《论不才官吏状》:“知泽州度支郎中直史馆鲍亚之,年老昏昧,视听不明,行步艰澁,本州职事全然不治。”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觉丽人行迅速,女步履艰涩,呼丽人少待,将归着复履。”
⒊ 晦涩难懂。
引《宋史·句龙如渊传》:“文章平易者多浅近,渊深者多艰涩。”
鲁迅《书信集·致内山完造》:“至于内容,都是短篇:美国的爱伦·坡 …… 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等的作品,译文很艰涩。”
⒋ 指文思阻滞。
引《宋史·韩丕传》:“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於稽缓。”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如此时此际,文情艰涩,勉强支吾,则朝气昏昏,到晚终无晴色,不如不作之为愈也。”
⒌ 味苦涩。
引元郝经《橄榄》诗:“齿牙喷艰涩,苦硬不可持。”
艰涩的国语词典
艰深。
艰涩的网络释义
艰涩
艰涩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
)声。本义:土难治理)(2) 同本义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
(3) 艰难;困难
艰,难也。——《尔雅》
艰则无咎。——《易·大有》
遗大投艰于朕身。——《书·大诰》
固国之艰急是为。——《国语·鲁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艰其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勤且艰若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艰虞(艰难困苦);艰屯(艰苦险阻);艰患(艰难祸患);艰急(困难);艰深(艰难深奥,晦涩难解);艰苦奋斗(以巨大的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进行);艰苦朴素(不怕苦累、生活俭朴、不追求享受的态度和行为);艰疚(忧困,苦难);艰厄(艰阨。饥乏;困乏);艰棘(困苦,危难)
(5) 险恶,危难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诗·小雅·何人斯》
(6) 又如:艰贞(指人处境艰危之时能守正不屈);艰地(险境);艰难(危险);艰关(崎岖辗转,历尽千辛万苦)
名词
(1) 旧指父母之丧事
又以居母艰去官。——王俭《褚渊碑文》
(2) 又如::丁艰(父或母丧);外艰(父丧);内艰(母丧);艰疚(丧亲之痛);艰棘(亲丧);艰酷(亲丧。亲亡为惨痛之事,故称)
动词
(1) 开发土地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书·益稷》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按 许书无垦字,疑古艰即今垦字。” 徐灏注:“ 段谓艰即古垦字,其说甚精。”
(2) 欠缺 。如:艰息(缺儿少女);艰啬(匮乏);艰子(缺少子嗣);艰食(粮食匮乏);艰鲜(指食物匮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
)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2) 同本义
濇,不滑也。——《说文》
短而濇。——《素问·至真要大论》
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一切经音义》
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刘禹锡《砥石赋·序》
(3) 又如:涩噎(因不滑润而梗噎);涩道(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涩巴巴(形容不滑润);涩浪(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作文纹状);涩脉(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4) 味不甘滑
酸涩如棠梨。——杜甫《病桔》
(5) 又如:涩苦(又涩又苦);涩赤(干涩发红);涩重(干涩沉重)
(6) 说话、写文章迟钝艰难、生硬、不流畅
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宋书·南郡王(刘)义宣传》
(7) 又如:生涩(言词、文字等不流畅);文句艰涩;涩笔(看似拟古不流利,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涩僻(文词生涩冷僻);涩辞(言语迟钝);涩体(艰涩难读、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
(8) 道路险阻;不通畅的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涩难(险阻);涩道(无级次的石砌陡斜小路);涩滞(险阻;不通畅)
(10) 急。如:涩奈(涩耐。心意不安,羞渐,差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思奄4(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