舳舻

zhú lú [zhu lu]
繁体 舳艫
注音 ㄓㄨˊ ㄌㄨˊ

词语释义

舳舻 zhúlú

(1) 船头和船尾的合称

stem and stern

(2) 泛指船只

boat;ship

(3) 指首尾衔接的船只

a convoy of ships,stem touching stern

引证解释

⒈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

《汉书·武帝纪》:“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艫千里,薄樅阳而出。”
颜师古注引李斐曰:“舳,船后持柂处也。艫,船前头刺櫂处也。言其船多,前后相衔,千里不絶也。”
晋郭璞《江赋》:“舳艫相属,万里连檣。”
明梁辰鱼《浣纱记·谋吴》:“江檣輳舳艫,海雉环楼櫓。”

舳舻的国语词典

船尾和船头,泛指船舰。《文选.郭璞.江赋》:「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清.邓廷桢〈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词:「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也作「轴舻」。

舳舻的网络释义

舳舻

  • 舳舻出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宋·苏轼《前赤壁赋》
  • 舳舻造句

    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旌飘旄舞盔甲亮,舳舻相继戈如墙;江海愿作青史册,记取华夏好儿郎。
    那舳舻簸荡,乱杂杂的拥挤不开;阿珠却麾着战舰,横冲直撞,杀将过来。
    舳舻千里传赤壁,此日江中行画鹢。
    其明年为恭宗皇帝德祐元年,似道上表出师,旌旗蔽天,舳舻千里,水陆并进。
    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
    昨天那艘浮行于空的巨船,就是擅长机关制造墨家学院的手笔——星空舳舻,并不是之前他所想的什么船类型法宝,星空舳舻也就是墨家学院辅助机关的一种。
    遥想当年,威海湾刘公岛前舳舻相接,旌旗招展,盛极一时。
    一时乱将起来,舳舻簸荡,乍分乍合,溺死者不可胜数。
    二百里舳舻相继,二百里骑兵护岸,二百里鼓乐喧天,二百里风生水起。
    若敌汎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他部,以救倒悬也。
    舳舻蔽空,旌旗掩日,自头至尾,差不多有数十里,仿佛曹操八十万大兵。
    运河通水复航,为重现当年“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樯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的繁荣景象提供了基础。
    当新中国海军即将举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阅舰式之际,有谁还记得,那支百年前灰飞烟灭的天朝水师也曾有过艨艟云集,舳舻相接的壮阔场面。
    沿途修行宫,搭彩棚,舳舻相接,旌旗蔽空。
    自兹,南北商贾,舳舻络绎,往来不绝,百货骈集,贸迁有无,远迩获利矣。
    于是同恶就歼,群酋宵遁,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
    桐花的乐队,舳舻相继,长号手就是都水监。
    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他部,以救倒悬也。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622
    笔画: 11
    五笔: TEMG
    五行:
    仓颉: HYLW
    四角: 25460

    英文翻译

    stern of 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g6 [台湾四县腔] cuk8 [梅县腔] chuk8 [海陆丰腔] chuk8 [客英字典] ch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ɖʰĭukdriuk/diuk
    [lu]
    部首: 622
    笔画: 11
    五笔: TEHN
    五行:
    仓颉: HYYS
    四角: 21407

    详细解释

    名词

    舳舻。大船

    舻,舳舻也。从舟,卢声。一曰船头。——《说文》

    舳舻千里。——《汉书·武帝纪》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前赤壁赋》

    英文翻译

    bow or prow of boat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