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

shū huǎn [ shu huan]
繁体 舒緩
注音 ㄕㄨ ㄏㄨㄢ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舒缓 shūhuǎn

(1) 平缓

节拍舒缓的歌声
slow

(2) 从容和缓

语调舒缓
relaxed

(3) 懈怠

slack

词语解释

  1. 懈怠,废弛。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亡功者受赏,有罪者不杀,百官废乱,失在舒缓。”《后汉书·卢植传》:“此谓君政舒缓,故日食晦也。”

  2. 从容;缓和。

    晋 潘岳 《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顾踌躇以舒缓。” 明 吴承恩 《寿熙台潘公八帙序》:“天且益厚之,使舒缓以观餘庆,则大年遐福可契而取也。”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苏报》被封后,余与 陈独秀 继创《国民日日报》以善其败。但论调之舒缓,即远较《苏报》之竣急有差。”

  3. 指行动迟慢。

    《北齐书·崔赡传》:“吏部尚书 尉瑾 性褊急,以 赡 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免归。”《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 怀恩 为人雄重寡言,应对舒缓,然刚决犯上。” 宋 叶适 《齐云楼》诗:“舒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

  4. 宽松。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剥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缚,务使舒缓。”

  5. 平缓。

    郭沫若 《海涛集·神泉(二)》:“倒也并不是怎么高的山,在舒缓的斜坡上走了四五里路,已经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懈怠,废弛。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亡功者受赏,有罪者不杀,百官废乱,失在舒缓。”
《后汉书·卢植传》:“此谓君政舒缓,故日食晦也。”

⒉ 从容;缓和。

晋潘岳《笙赋》:“勃慷慨以憀亮,顾踌躇以舒缓。”
明吴承恩《寿熙台潘公八帙序》:“天且益厚之,使舒缓以观餘庆,则大年遐福可契而取也。”
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苏报》被封后,余与陈独秀继创《国民日日报》以善其败。但论调之舒缓,即远较《苏报》之竣急有差。”

⒊ 指行动迟慢。

《北齐书·崔赡传》:“吏部尚书尉瑾性褊急,以赡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免归。”
《新唐书·叛臣传上·仆固怀恩》:“怀恩为人雄重寡言,应对舒缓,然刚决犯上。”
宋叶适《齐云楼》诗:“舒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

⒋ 宽松。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剥讫,即编为巴篱,随宜夹缚,务使舒缓。”

⒌ 平缓。

郭沫若《海涛集·神泉(二)》:“倒也并不是怎么高的山,在舒缓的斜坡上走了四五里路,已经到了没有人烟的地方。”

舒缓的国语词典

缓慢。

如:「服用这药,病情暂可舒缓。」

舒缓的网络释义

舒缓

  • 舒缓,汉语词汇。
  • 拼音:shū huǎn
  • 释义:1、懈怠,废弛。2、从容;缓和。3、指行动迟慢。4、宽松。5、平缓。
  • 舒缓造句

    伴着舒缓的钢琴曲,我渐渐入梦。
    秋天的风,舒缓而忧愁,为游子送去家乡的讯息。
    肥皂剧仍是大多数人的所爱,即使不知所云,仍乐此不疲,或许累了的心需要轻松的舒缓。
    人生就像爬山,不会一直平坦,也不会一直要拼命往上爬。总是曲曲折折,起伏婉转。在奋力攀登的同时,要记得欣赏两旁的风景,也要时不时舒缓一下自己的神经。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跑操的音乐停止了,我们也停了下来,慢慢走了起来,急速的心跳也渐渐慢了下来。这时,一阵舒缓而又轻柔的音乐响了起来,我们伴着音乐上楼了。浑身上下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让你开心的同时,相信也会舒缓你的心情和压力。
    蝴蝶一般的雪花轻轻地飞舞着,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她迈着轻盈的舞步走来,她踏着舒缓的节奏走来,她披着素洁的纱衣走来。
    在淙淙的流水声中,伯牙的琴声时而高亢,时而舒缓,起伏跌宕,美丽动听。
    月色舒缓地滴落,纯洁的声音演绎蓝色的情调。
    听着舒缓的音乐,他进入了梦乡。
    轻轻地入眠,忘却了从前,放任了今天,也许是守候,也许是随缘,你半睡半醒地舒缓于这个世面,你若睡莲;飘飘的模样,不习惯负担,不刻意方向,或许是寻觅,或许是淡然,你似有似无地潇洒于天地之间,你若风烟。
    六月,明媚如初。沏一壶茶,捧一卷书,耳畔的音乐舒缓而又优美。
    依然可以意念里清欢,舒缓了生命的节奏。
    不知过了多久,想要一直沉浸在舒缓的时间的温暖中。
    她从舒缓的斜坡上慢慢走了下来。
    放寒假了,前段时间为考试而紧张复习的我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心情,舒缓一下神经,痛快地玩几天了。
    他从悲伤的感情中慢慢舒缓过来。
    这也是解决忧愁的一种方试。舒缓疲劳心的情感忧郁创伤心痛。有自娱自乐的感受情怀。
    瘦高首领听到这个阵法没有攻击性时阴沉的脸也舒缓一些,但是他又不干心将自己的小命寄托在虚无缥渺的运气上,只好无奈的问道。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220
    笔画: 12
    五笔: WFK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RNIN
    四角: 876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2) 同本义

    舒,伸也。——《说文》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舒,展也。——《广雅》

    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方言亢》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舒,散也。”

    舒忧娱哀。——《楚辞·怀沙》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唐· 李朝威《柳毅传》

    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把拳头舒过来。——《儒林外史》

    (3) 又如:舒卷(张开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头(伸头);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开展,展开);舒眉(展眉。快乐无忧的样子);舒啸(舒怀啸歌);舒筋活血(使筋肉舒适,血脉流通);舒启(伸展);舒达(伸展分布);舒布(展开;散布)

    (4) 展现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宋· 苏轼《浣溪沙》

    (5) 宣泄积滞,抒发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舒愤(抒发愤懑);舒忧(抒发忧思,忧虑);舒泄(抒发,发泄);舒和(抒发阳和之气);舒情(抒发情怀);舒泻(抒发,发泄)

    形容词

    (1) 徐;迟缓;舒缓

    舒,舒缓也。——《说文》

    舒,缓也。——《尔雅》

    舒,迟也。——《广雅》

    舒而脱脱兮。——《诗·召南·野有死麕》

    舒窈纠兮。——《诗·陈风·月出》。传:“迟也。”

    君子容舒迟。——《礼记·玉藻》

    (2) 又如:舒舒(缓慢的祥子);舒和(舒缓和顺);舒扬(举止从容不迫);舒暇(从容不迫貌);舒迟(犹舒徐。从容不迫貌);舒慢(迟缓懈怠);舒徐(自如;从容不迫)

    (3) 舒畅

    宾客意少舒。——林嗣环《口技》

    (4) 又如:舒摊(舒适);舒怀(开怀;心情舒畅);舒舒(心胸安和宽广的样子)

    (5) 宽;广阔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副词

    徐缓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英文翻译

    open up, unfold, stretch out; comfortable, easy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 客家话:[陆丰腔] shu1 [台湾四县腔] su1 [客英字典] shu1 [海陆丰腔] shu1 [梅县腔] shu1 [沙头角腔] su1 [东莞腔] su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傷魚平聲開口三等sjo/sjvɕĭo
    huǎn [hu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EF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BME
    四角: 22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爰( 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 同本义 。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 。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 。如:缓坡

    (7) 软弱;柔弱 。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动词

    (1) 延期,延迟

    今夫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战国策·卫策》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又如:缓死(宽缓减免死刑;延长寿命);缓召(军事用语。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后备军人以及国民兵,因故延缓征召的,称为缓召);缓决(法律名词,对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据特定的状况,于一定时期内暂缓处决)

    (3) 下垂 。如:缓耳(缓弛下垂之耳)

    (4) 苏醒,复活 。如:缓气;缓醒

    (5) 怠慢 。如:缓怠(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缓留(缓慢迟钝)

    (6) 刑法等宽宏、宽恕 。如:缓决(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缓狱(宽缓刑狱)

    英文翻译

    slow, leisurely; to postpone,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wu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