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缓

yū huǎn [ yu huan]
繁体 迂緩
注音 ㄩ ㄏㄨㄢˇ

词语释义

迂缓 yūhuǎn

(1) 行动迟缓;不直截了当

语调迂缓
dilatory;be slow in movement

词语解释

  1. 迟滞;缓慢。

    《艺文类聚》卷五二引 汉 王粲 《儒吏论》:“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於讲堂之上,游於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得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陈思 《魏德》,假论客主,问答迂缓,且已千言。” 吴组缃 《山洪》二五:“于是他使劲揉着眼睛,轻轻吐了一口迂缓的气。”

引证解释

⒈ 迟滞;缓慢。

《艺文类聚》卷五二引汉王粲《儒吏论》:“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起於讲堂之上,游於乡校之中,无严猛断割以自裁,虽欲不迂缓,弗能得矣。”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陈思《魏德》,假论客主,问答迂缓,且已千言。”
吴组缃《山洪》二五:“于是他使劲揉着眼睛,轻轻吐了一口迂缓的气。”

迂缓的国语词典

迟钝、缓慢。

迂缓的网络释义

迂缓

  • 迂缓是指行动迟缓、不直截了当。
  • 迂缓造句

    老太傅虽然忠诚,可是与二人私交甚厚,并且做事迂缓,恐怕会破坏我们的计划。
    湘萍和张茜在袁维的暗示下迂缓走到她面前,却无法将她与甘舣文分开。
    那位嘴上无须,脖儿长长,脸儿黑黑,行动迂缓倒象一个假道学,仔细看去,宛似龟形,莫非乌龟大仙么?
    铁尔河是一条宽阔,迂缓浑浊的河。
    经常梦到自己身在船上,船行在迂缓的流水中,前方有青石板道的拱桥,岸边是古色古香的酒旗人家。
    当然,这些说起来,好像有些迂缓,但人文素质的“素”,正像《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的“素”一样,是一种长期的行为。
    张梦梦说话慢声细语,行动迂缓,人倒挺老实,有啥说啥,不知转弯抹角。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GFPK
    五行:
    仓颉: YMD
    四角: 313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辵( chuò),于声。本义:曲折,绕远)

    (2) 同本义

    迂,僻也。——《说文》。按,僻远也。

    迂乃心。——《书·盘庚》。传:“僻也。”

    子之迂也。——《论语》。皇疏:“远也。”

    彼岂乐为迂阔哉。——班固《答宾戏》

    寡人以为迂言也。”——《吕氏春秋·先已》

    却霍见其语迂。——《国语·周语》。注:“迂回加诬于人。”

    迂,曲也。——《后汉书·蔡邕传》注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3) 又如:迂直(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远宏大);迂邈(遥远);迂路(绕路);迂深(深远);迂言(迂阔的言辞);迂僻(偏僻);迂狂(迂阔狂放);迂谈(迂阔的谈论);迂傲(迂阔而高傲)

    (4) 迂腐,不合事理

    迂儒之议。——宋· 苏轼《教战守》

    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如:迂妄(荒诞,不合情理);迂小(腐迂渺小);迂板(迂腐古板);迂癖(迂诞古怪);迂僻(迂诞怪僻,不合情理);迂呆(迂拙愚笨);迂谬(迂腐荒谬);迂薄(迂腐浅薄)

    (6) 邪避,不正

    不度而迂求。——《国语·晋语》。注:“邪也。”

    (7) 又如:迂邪(邪避)

    (8) 缓慢 。如:迂徐(迂缓;缓慢);迂退(性情迂缓而谦退)

    英文翻译

    doctrinaire, abstruse, unrealistic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jy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hi1 [客英字典] h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1 [陆丰腔] ji1 [梅县腔] hi1 j1 [东莞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hi1
    ◎ 潮州话:污1(呜)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俱平聲合口三等yo/hiuĭu
    huǎn [hu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EF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BME
    四角: 22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爰( 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 同本义 。如:缓带(放宽衣带。从容自在的样子);缓服(宽松的服装。对戎装而言);缓带轻裘(宽松的衣带,轻暖的皮衣。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3)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缓,舒也。——《广韵》

    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战国策·卫策》

    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滕文公上》

    (4) 又如:缓缓(缓慢的样子。同徐徐);缓步代车(慢步行走以代替乘车。同安步当车);缓辔而行(信马由缰地慢走)

    (5) 柔软 。如:缓土(柔软而松散的土壤);缓歌慢舞(悠柔美妙的歌声和舞步)

    (6) 不陡 。如:缓坡

    (7) 软弱;柔弱 。如:缓箭(去势微弱之箭);缓声(柔缓的音乐和歌声)

    动词

    (1) 延期,延迟

    今夫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战国策·卫策》

    君子以议狱缓死。——《易·中孚》

    (2) 又如:缓死(宽缓减免死刑;延长寿命);缓召(军事用语。应受动员召集或临时召集的后备军人以及国民兵,因故延缓征召的,称为缓召);缓决(法律名词,对已宣判死刑的犯人,依据特定的状况,于一定时期内暂缓处决)

    (3) 下垂 。如:缓耳(缓弛下垂之耳)

    (4) 苏醒,复活 。如:缓气;缓醒

    (5) 怠慢 。如:缓怠(缓慢松懈;拖延怠忽);缓留(缓慢迟钝)

    (6) 刑法等宽宏、宽恕 。如:缓决(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缓狱(宽缓刑狱)

    英文翻译

    slow, leisurely; to postpone,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wu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