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躯体,虔诚地寻求佛法。后泛指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成语用法
舍身求法作定语;指追求真理。
舍身求法的国语词典
本指佛教徒牺牲己身求取佛法。后泛指为追求真理,不惜付出性命。
舍身求法的网络释义
舍身求法
反义词
舍身求法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ě
动词
(1) 放在一边;丢开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3) 放弃;舍弃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5) 废止、停止
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
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
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7) 布施,施舍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
(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
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11) 发,发射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
(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13) 另见
sh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 房屋(住宅)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6) 营寨;营房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8) 公子;少爷 。如:舍人(公子;少爷)
代词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动词
(1) 置;安置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3) 住宿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5) 休息;止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安排住宿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7) 宿营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5 sa3 [客语拼音字汇] sa3 sa4 [海陆丰腔] sha5 sha3 [陆丰腔] sha5 [沙头角腔] sa5 sa3 [客英字典] sha3 sha5 [宝安腔] sa5 [东莞腔] sa5 [梅县腔] sha3 sha5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捨 | 書冶 | 書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ɕĭa | sjax/sja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申 | 失人 | 書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ɕĭĕn | sji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方言集汇◎ 粤语:f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三十四乏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