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臀部
(1) 四足动物后肢的上端和腰相连接的部位
(2) 各种动物身体后部无明显标志或界限的部分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uttock]∶四足动物后肢的上端和腰相连接的部位 [rump]∶各种动物身体后部无明显标志或界限的部分 臀部是腰与腿的结合部,骨架是由两个髋骨和骶骨组成的骨盆,外面附着有肥厚宽大的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以及相对体积较小的梨状肌。
臀部的国语词典
人或某些动物身后两腿上端与腰相连的部位。
如:「猴子的臀部呈红色,是其特征之一。」
臀部的网络释义
臀部
臀部的翻译
近义词
臀部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屁股
臀,尻也。——《声类》
姤臀元肤,困。臀困于株木。——《易·夬》
故名之曰黑臀。——《国语·周语》
(2) 又如:臀杖(刑罚名。打屁股)
(3) 器物底部,底
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周礼·考工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n2 [客英字典] tun2 [海陆丰腔] tun2 [梅县腔] tun2 [东莞腔] tun2 [陆丰腔] tun3 [宝安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屯 | 徒渾 | 定 | 魂 | 平聲 | 元 | 合口一等 | 魂 | 臻 | duon | dʰuə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
)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2) 同本义
部,天水狄部。——《说文》
(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
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
(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
(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
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
(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
(8) 部落
曾祖莫护跋,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晋书》
(9) 分类,门类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
(11) 部分 。如:上部;南部
(12) 单位 。如:编辑部;批发部
(13) 军队领导机构 。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
动词
(1) 统率
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
(3) 安排,布置
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
(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
(5) 管辖 。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
量词
(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
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6 [梅县腔] pu5 [沙头角腔] pu5 [陆丰腔] pu1 [台湾四县腔] pu5 [东莞腔] pu5 [宝安腔] pu5 [客语拼音字汇] pu4 [客英字典] p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簿 | 裴古 | 並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box/buu | b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