腯肥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时祭祀用的猪。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豚曰腯肥。” 唐 冯宿 《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先一日,执事设次于门西,设柔毛、翰音、腯肥、鲜膏之具,以俟詰朝。”
肥壮。为形容祭祀所用牲畜之词。
《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宋 陆游 《赛神曲》:“大饼如槃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祭祀用的猪。
引《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豚曰腯肥。”
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先一日,执事设次于门西,设柔毛、翰音、腯肥、鲜膏之具,以俟詰朝。”
⒉ 肥壮。为形容祭祀所用牲畜之词。
引《墨子·尚同中》:“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宋陆游《赛神曲》:“大饼如槃牲腯肥,再拜献神神不违。”
腯肥的网络释义
腯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肥壮。多用以形容牲畜
腯,牛羊曰肥,豕曰腯。——《说文》。段注:“按,人曰肥,兽曰腯,此人物之大辨也。又析言之,则牛羊得称肥,豕独称腯。”
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左传·桓公六年》
鸟兽腯肤。——左思《吴都赋》
(2) 又如:腯怪(肥胖粗笨的怪物);腯腯(肥胖结实的样子);腯伟(魁梧);腯肥(古时祭祀用的猪。肥壮);腯成(茁壮成长);腯鸡(阉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3 tut7 [客英字典] tun3 tut7 [台湾四县腔] tun3 tut7 [梅县腔] tun3 tu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突 | 陀骨 | 定 | 沒 | 入聲 | 月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dʰuət | duot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2)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4) 引申为肥沃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6) 茁壮,粗大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7) 又如:肥茂(肥壮茂盛);肥茁(肥壮);肥润(肥壮润泽);肥泽(肌肉丰润)
(8) 富裕 。如:肥强(富饶强盛)
(9) 衣服又宽又大 。如: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肥大
(10) 赚钱又不费力 。如:肥秩(收入丰厚的官位)
动词
(1) 使土地肥沃
掩地表亩,剌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荀子·富国》
(2) 使发财 。如:肥己
(3) 通“非”(
)。责难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 晋国黜之。——《列子·黄帝》
名词
(1) 肥料 。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2) 不正当的财物 。如:暗中分肥
(3) 油脂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4) 古国名 。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pui2 [沙头角腔] fui2 pui2 [宝安腔] fui2 pui2 [东莞腔] fui2 [陆丰腔] pui3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pi2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肥 | 符非 | 並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bʰĭwəi | byoi/b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