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

tuō pín zhì fù [tuo pin zhi fu]

词语释义

脱贫致富是指改革开放前农村及普通百姓的近期工作和生产的目标及口号,现在的意思是摆脱贫穷困苦,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脱贫致富造句

脱贫致富是当地百姓的奋斗目标。
光明磊落铮铮铁汉,棍棒之下委曲成才,节俭善良未语先笑,快人快语不懂心机,乐善好施懂得让梨。脱贫致富无暇泡妞,光明正大多交女友。祝:光棍节快乐脱光!
会上,乌敦套海镇个体户李艳春说“我觉得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让老百姓日子好过起来,多帮我们创造挣钱的机会,带着我们脱贫致富,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积极发展月柿生产,通过实行无公害栽培和深度加工,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产品畅销东南亚。
吉寅家也因此脱贫致富,成了村里的冒尖户。
本文从社会普遍关注的脱贫致富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
他帮扶过不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贫困地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强大动力。
为了提高兴安盟偏僻农村、牧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支队先后帮扶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苏木胡力斯台嘎查、扎赉特旗浩特台艾里等脱贫致富。
近期,我省各厅局、各单位干部职工下乡住村,就如何搞好农业生产、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问题共商对策。
此后,“李百万”声名远扬,祖祖辈辈从未见过“电煮石头”的当地群众争相效仿,开始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人进沙退,昔日黄沙滚滚,今日青纱一片,农牧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浪子回头贵如金,脱贫致富显精神,苦读十年跃龙门,路遥日久见真心,努力吧,奋斗吧,成功被智慧和拼搏掩着的门。反转日,凡是付出的都得到回报,凡是云集的都降下甘霖。祝你好运。
如能大面积推广人工种植,可一举多得,既能扼止乱采乱挖发菜,保护生态环境,又能让农民通过种植发菜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如果“仕”是为了脱贫致富而不是为了行仁义,那么就宁可“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在安业的帮助下,很多人脱贫致富,自己当起了小老板。
双清区人大代表、老塘村村支书姜太春感慨万千地说“这就是政府送给我们村通往致富路上的金钥匙,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我们更加有信心了!”。
和其他企业活动不同的是,该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武定县插甸乡,购买他们的产品可帮插甸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道县每年举办两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进行“造血式”扶贫,帮扶残疾人脱贫致富。
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开展旅游活动,对于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尽快脱贫致富,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U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CRU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兑( 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 同本义

脱,消肉臞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4)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脱尸(灵魂脱离尸体);脱出(离出);脱清(脱离干系);脱卯(榫头离开卯眼);脱难(脱离患难)

(5) 脱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宋· 苏轼《后赤壁赋》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6) 又如:脱羽;脱毛;脱叶

(7) 脱下,取下

脱衣就功。——《国语·齐语》

虎贲之士脱剑。——《孔子家语·辨乐》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脱我战时袍。——《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脱械居监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脱巾(脱下头巾);脱白(脱去白衣,进入仕途);脱肩(脱衣露肩);脱械(去掉刑具);脱脚(脱去鞋袜);脱褐(脱去粗衣);脱素穿色(脱掉白色的孝服,换上艳丽的服装。表示守孝期已过);脱白挂绿(脱去便装,换上官服。指已登科及第);脱剥(脱掉;剥去)

(9) 逃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度不得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脱京口。

脱笼之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脱人于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脱去(逃走);脱走(脱身逃走或隐遁);脱免(脱身免祸或免灾);脱命(脱逃得命);脱监(脱狱。越狱);脱樊(逃出樊笼);脱网(漏网,逃脱);脱窜(逃窜);脱归(脱身逃归);脱放(放走;释放)

(11) 失去;散落,缺漏

脱去章句,是以难知。——《抱朴子·钧世》

(12) 又如:脱气(泄气;没出息);脱光(日月失去光辉);脱色(失色);脱简(原指简片散失。后泛指书本有缺页或文字有脱漏);脱角(折脱兽角)

(13) 把东西变卖出去或把货物推销出去 。如:脱售(将货物脱手售出)

(14) 照着描画;临摹

彩笔描画我娘形,像貌仪容脱似真。——王仲文《王祥卧冰》

(15) 过去

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庄子·天道》

(16) 欺骗 。如:脱嘴落须(说话不顾事实,胡编乱造);脱天漏网(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事);脱赚(欺骗甩脱)

(17) 冒出,说出

颖脱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名词

(1) 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临证指南医案·脱》

(2) 又指中风脱证

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医宗必读》

副词

(1) 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

(2) 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脱时过,止寒温而已。——《世说新语》

连词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脱获回耗。——唐·李朝威《柳毅传》

(2) 如:脱使(犹倘使。表示假设);脱或(倘或);脱若(倘若)

形容词

(1) 洒脱;放任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诗·召南·野有死麇》

则脱然而喜矣。——《淮南子·精神》

(2) 又如:脱然(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样子);脱直(爽快,耿直)

(3) 疏忽,轻漫

无礼则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入险自脱。

英文翻译

tak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tyu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ot7 [宝安腔] tot7 [陆丰腔] tot7 [东莞腔] tot7

宋本广韵

pín [pin]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VMU
五行:
仓颉: CSHO
四角: 8080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贝从分,分亦声。“贝”是古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表示贫困。本义:缺少财物,贫困。与“富”相对)

(2) 同本义

贫,财分少也。——《说文》

无财谓之贫。——《庄子·让王》

贫者,士之常也。——《说苑·杂言》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贫而无谄。——《论语》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荀子·天论》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贫难(贫苦,困难);贫胎(骂人的话。穷鬼);贫窭(贫苦);贫贱之交(贫困患难中结交的朋友);贫户(贫穷人家);贫交(贫贱者相交友);贫巷(贫民居住的地方);贫病(又穷又病);贫汉(贫穷的男子)

(4) 引申为缺少,不足

富于万篇,而贫于一字。——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5) 又如:贫阙(不足,短缺);贫薄(浅陋,短浅);贫腐(贫乏陈腐);贫微(贫乏微薄);贫寒(贫乏单薄);贫空(谓空无所有);贫辛(贫乏艰涩)

(6) 絮叨可厌 。如:他的嘴真贫;贫嘴恶舌(话多而尖刻);贫嘴贱舌(形容人说话轻薄);贫嘴饿舌(形容人话多令人讨厌)

(7) 僧道、尼姑自谦之称 。如:贫僧;贫尼(尼姑对自己的谦称);贫家(谦称自己的家)

动词

(1) 使贫穷 。如:贫人(使人贫穷);贫心(使心纯清。谓不以外物累其心);贫化(在采出的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比在矿体中含量低,叫做“贫化”)

(2) 以为贫穷

夫人贫之,竟不商女。——《聊斋志异》

英文翻译

poor, impoverished, needy

方言集汇

◎ 粤语:pan4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621
笔画: 10
五笔: GCF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OK
四角: 1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3)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今宜厚待刘禅,以致 孙休。——《三国演义》

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清· 袁枚《祭妹文》

致此疾困。——《明史》

(4) 又如:导致(引起);致病;致残;致人(招致人才);致士(招引贤士);致聘(征聘)

(5) 造成;导致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致负诚托。——唐· 李朝威《柳毅传》

致孤危托落。——清· 袁枚《祭妹文》

致郁郁死。——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致得(致使)

(7) 求取;获得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致一己之能。——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数数百金。——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致知格物(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致效(效力);致养(得到养育)

(9) 表达

妇前致问。——唐· 杜甫《石壕吏》

致殷勤之意。——《资治通鉴》

(10) 又如:致诚(表达诚挚的情意);致精(显示精巧)

(11) 奉献;献纳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

(12) 又如:致君泽民(为皇帝效力,为百姓造福);致身(原指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致福(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

(13) 转告;回报

荆轲遂见太子,言 田光己死,致 光之言。——《史记》

(14) 又如:致事(上报施政情况)

(15) 施加;施行

君子以折狱致刑。——《易·丰》

我乃明致天罚。——《书·多士》

(16) 又如:致化(施行教化);致罚(施加惩罚);致礼(向人施礼)

(17) 归还;交还

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三国演义》

(18) 又如:致政(致仕);致仕(辞去官职);致位(辞去职位)

(19) 放置 。如:致之度外(置之度外);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20) 集中心、力于某一方面 。如:致功(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致一(专一);致志(集中注意力);致思(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致意(关注;集中心思)

(21) 通“至”。到达

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庄子·外物》

卒先致缘陵。——《管子·大匡》

(22) 又

邢君出致于 齐。

副词

(1) 通“至”。极,尽

致赏则匮。——《管子·君臣下》

致忠信。——《荀子·君道》

致思于天文。——《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致曲(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

名词

(1) 情趣;兴致

干还,称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有致(富有情趣);别致;景致;致度(神采风度)

(3) 书卷,契据

献田宅者操书致。——《礼记·曲礼》

形容词

(1) 结构上细密

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礼记·月令》

(2) 又如:精致(精巧细致);密致(结构紧密;致密)

(3) 周密

德产之致也精微。——《礼记·礼器》

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4) 又如:细致(精细周密)

英文翻译

send, deliver, present; ca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梅县腔] zi5 [陆丰腔] zhi5 [客英字典] zhi5 [东莞腔] zi5 [宝安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利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triih/tyhţi
[fu]
部首: 322
笔画: 12
五笔: PGK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RW
四角: 3060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miān),表示与房屋宫室有关。畐( )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像人腹满之形(参“福”字条),合“宀”为之,以示富人安居宫室,丰于饮馔之义。本义:财产多,富裕)

(2) 同本义(古跟“贫”,今跟“穷”相对)

富,备也。一曰厚也。——《说文》

富家大吉。——《易·家人》。疏:“禄位昌盛也。”

二曰富。——《书·洪范》。疏:“家丰财货也。”

以富得民。——《周礼·太宰》。注:“谓薮中财物。”

殷人贵富而尚齿。——《礼记·祭义》。注:“臣能世禄曰富。”

富人食稻与粱,贫子食糟与糠。——曹丕《上留田》

(3) 又如:富甲(首屈一指的富户);富岁(富裕的年岁。即丰年);富殖(财货丰裕);富室(富有人家);富贵浮云(视富贵如过眼烟云,不屑一顾);富力(财力);富赡(资财丰足;渊博高超);富贾(富有的坐商;泛指富商)

(4) 通“福”( )。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何神不富?——《诗·大雅·瞻卬》。传:“富,福也。”?

富也者,福也。——《礼记·郊特牲》

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书·吕刑》

(5) 又如:饶福(请求降福)

(6) 多的;丰盛的

富岁子弟多赖。——《孟子》。注:“丰年也。”

且喜家中书籍最富。——《镜花缘》

动词

使富裕 。如:富国(使国家富有);富民(使民殷富);富士(使士兵富足)

英文翻译

abundant, ample; rich, wealthy

方言集汇

◎ 粤语:fu3
◎ 客家话:[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海陆丰腔] fu5 [客英字典] fu5 [宝安腔] fu5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陆丰腔]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副去聲開口三等piuh/piowp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