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腔落板

tuō qiāng luò bǎn [ tuo qiang luo ban]
繁体 脫腔落板
注音 ㄊㄨㄛ ㄑ一ㄤ ㄌㄨㄛˋ ㄅㄢˇ

词语释义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词语解释

  1.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 林先生 是有道德学问的人,来到村里七八年,不曾做过一桩脱腔落板的事,村里人都敬重他。”

引证解释

⒈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林先生是有道德学问的人,来到村里七八年,不曾做过一桩脱腔落板的事,村里人都敬重他。”

脱腔落板的网络释义

脱腔落板

  • 脱腔落板
  •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 林先生 是有道德学问的人,来到村里七八年,不曾做过一桩脱腔落板的事,村里人都敬重他。”
  •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U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CRU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兑( 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 同本义

    脱,消肉臞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4)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脱尸(灵魂脱离尸体);脱出(离出);脱清(脱离干系);脱卯(榫头离开卯眼);脱难(脱离患难)

    (5) 脱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宋· 苏轼《后赤壁赋》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6) 又如:脱羽;脱毛;脱叶

    (7) 脱下,取下

    脱衣就功。——《国语·齐语》

    虎贲之士脱剑。——《孔子家语·辨乐》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脱我战时袍。——《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脱械居监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脱巾(脱下头巾);脱白(脱去白衣,进入仕途);脱肩(脱衣露肩);脱械(去掉刑具);脱脚(脱去鞋袜);脱褐(脱去粗衣);脱素穿色(脱掉白色的孝服,换上艳丽的服装。表示守孝期已过);脱白挂绿(脱去便装,换上官服。指已登科及第);脱剥(脱掉;剥去)

    (9) 逃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度不得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脱京口。

    脱笼之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脱人于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脱去(逃走);脱走(脱身逃走或隐遁);脱免(脱身免祸或免灾);脱命(脱逃得命);脱监(脱狱。越狱);脱樊(逃出樊笼);脱网(漏网,逃脱);脱窜(逃窜);脱归(脱身逃归);脱放(放走;释放)

    (11) 失去;散落,缺漏

    脱去章句,是以难知。——《抱朴子·钧世》

    (12) 又如:脱气(泄气;没出息);脱光(日月失去光辉);脱色(失色);脱简(原指简片散失。后泛指书本有缺页或文字有脱漏);脱角(折脱兽角)

    (13) 把东西变卖出去或把货物推销出去 。如:脱售(将货物脱手售出)

    (14) 照着描画;临摹

    彩笔描画我娘形,像貌仪容脱似真。——王仲文《王祥卧冰》

    (15) 过去

    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庄子·天道》

    (16) 欺骗 。如:脱嘴落须(说话不顾事实,胡编乱造);脱天漏网(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事);脱赚(欺骗甩脱)

    (17) 冒出,说出

    颖脱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名词

    (1) 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临证指南医案·脱》

    (2) 又指中风脱证

    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医宗必读》

    副词

    (1) 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

    (2) 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脱时过,止寒温而已。——《世说新语》

    连词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脱获回耗。——唐·李朝威《柳毅传》

    (2) 如:脱使(犹倘使。表示假设);脱或(倘或);脱若(倘若)

    形容词

    (1) 洒脱;放任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诗·召南·野有死麇》

    则脱然而喜矣。——《淮南子·精神》

    (2) 又如:脱然(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样子);脱直(爽快,耿直)

    (3) 疏忽,轻漫

    无礼则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入险自脱。

    英文翻译

    tak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tyu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ot7 [宝安腔] tot7 [陆丰腔] tot7 [东莞腔] tot7

    宋本广韵

    qiāng [qiang]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EPWA
    五行:
    仓颉: BJCM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2) 同本义

    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说文新附》

    (3) 又如:腔子(胸腔);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

    (4) 曲调;曲谱 。如:腔拍(唱腔节奏);腔板(乐曲的调子和节拍);唱走了腔

    (5) 口音 。如:腔音(口音);广东腔;山东腔;腔者

    (6) 腔调 。如:学生腔;腔派(腔调气派)

    (7) 模样 。如:腔儿(样子;模样);腔巴骨子(腔儿)

    量词

    多指牲口个体。如:一腔猪;一腔羊

    英文翻译

    chest cavity; hollow in body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iong1 [海陆丰腔] kiong1 [宝安腔] kiong1 [客英字典] kiong1 [东莞腔] kiong1 [梅县腔] k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四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江平聲開口二等khrung/qeongkʰɔŋ
    là,lào,luō,luò [la,lao,luo]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ITK
    姓名学:
    仓颉: TEHR
    四角: 44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丢了,漏掉 。如:丢三落四;这里落了两个字

    (2) 忘了拿,没注意取 。如:我忙着出来,把票落在家里了

    (3) 落后 。如:落下很远;落在后面

    (4) 没有上,误 。如:落了一个星期的课

    (5) 另见 lào;luō;luò

    lào

    名词

    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 。如:落子馆(演北方曲艺杂耍的场所)

    动词

    (1) 捞,赚

    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西游记》

    (2) 又如:落褒贬(落下不是);落亏欠(欠下人情债)

    (3) 脱落;退去 。如:落后(退色)

    (4) 错失 。如:落枕(又名失枕。因睡觉时受寒或枕枕头的姿势不合适,以致脖子疼痛,转动不便)

    (5) 倒,倒下 。如:落炕(方言。病得不能起床)

    (6) 另见 là;luō;luò

    luō

    (1) ——“大大落落”( dàda-luōluō):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2) 另见 là;lào;luò

    luò

    动词

    (1) (形声。从艸,洛声。本义:叶落,花落)

    (2) 同本义

    落,凡草曰零,木曰落。——《说文》

    草木黄落。——《礼记·月令》

    及荣华之未落兮。——《楚辞·离骚》

    唯草木之零落兮。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卫风·氓》

    人闲桂花落。——唐· 王维《鸟鸣涧》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叶落树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纷堕如落叶。——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落红(落花);落花媒人(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撮合人);落英缤纷(落地零乱的样子);落木(落叶);落花时节(指暮春季节)

    (4) 脱离;脱身 。如:落荒而走(逃离战场,奔向荒野)

    (5) 泛指下落;下坠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牙齿半落左耳聋。——杜甫《复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其印自落。——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鸡鸣月落。——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贼应声落。

    (6) 又如:贼应声落;落土(指太阳或月亮下山);落山(指太阳下山);落羽(指受伤坠地的鸟);涨落;落生(射落生灵,即猎取鸟类);落帽(帽子为风吹落);落絮(落下的丝絮。比喻飘落的柳絮;比喻飘落的雪花);落潮(退潮);落雁沉魚(形容女子貌美所用之詞);落坐(坐下);落台(下台;了結);落地罩(可以坠到地面的帷幕)

    (7) 掉进;掠?

    不可落于敌人之手。——清· 全祖望《梅花岭記》

    几落贼手死。——宋· 文天祥《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8) 又如:落局(落入骗局);落夜(入夜)

    (9) 耽误;荒废

    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庄子·天地》

    (10) 又如:落索(萧索);落然(荒废的样子)

    (11) 衰败

    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管子·宙合》

    (12) 又如:落漠(落拓,潦倒);落羽(羽毛摧落。比喻失意);落薄(落魄;潦倒失意);落拓(落魄;穷困失意;放荡不羁);落膘(指牲畜变瘦)

    (13) 除去;特指免去职务等 。如:落台(卸去公职)

    (14) 止息;停留;亦指留下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红楼梦》。又如:落市(歇市,停止营业);落草(停止);落夜(住宿,过夜)

    (15) 遗留在后面 。如:落卷(没有录取的卷子);落名(考试落第);落脚货(剩下来的布头零碎)

    (16) 归属 。如:落着(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落台(結束,告一段段)

    (17) 得到

    俺若是一心行正,落一个万古名扬。——《射柳捶丸》

    (18) 又如:落不的(得不到);落来(得到某种结果);落定(成为定局);落保(担保)

    (19) 克扣,中饱钱财 。如:落钞(经手银钱时私下克扣一小部分);落腰(收进腰包);落阁(中饱私囊;从中渔利);落钱(侵吞经手钱财)

    (20)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祭礼

    楚子成 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左传·昭公七年》

    (21) 又如:落成

    (22) 通“络”。羁勒,用网状物兜住

    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

    成玄英 疏:“牛鼻可穿,馬首可絡。”

    (23) 中医的经络系統

    原人血脉经落骨髓。——《汉书·艺文志》

    形容词

    (1) 衰败;零落;稀疏

    家贫,宾客益落。——《史記》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落解粥(极稀的粥);落然(冷落);落堕(零落);落驿(稀疏,零落)

    名词

    (1) 停留的地方 。如:落着(落著。下落,分晓);落点(指球着落的位置)

    (2) 居处

    矗不知几千万落。——唐· 杜枚《阿房宫赋》

    (3) 又如:院落;部落;村落

    量词

    (1) 叠,摞 。如:公公拿着一落砖

    (2) 另见 là;lào;luō

    英文翻译

    fall, drop; net income, surplus

    方言集汇

    ◎ 粤语:laai6 lo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ok8 [陆丰腔] lok8 [海陆丰腔] lok8 lak8 lap7 lau5 [梅县腔] lok8 [台湾四县腔] lok8 lak8 lap7 lau5 [客英字典] lok8 [东莞腔] lok8 [宝安腔] lok8 [客语拼音字汇] lau4 log6
    ◎ 潮州话:l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盧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lɑklak
    bǎn [ba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E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anpranx/pe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