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

tuō gǎo [ tuo gao]
繁体 脫稿
注音 ㄊㄨㄛ ㄍㄠ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脱稿 tuōgǎo

(1) 著作完成;文稿写完

手册脱稿了
(of a piece of writing) be completed;manuscript is completed

词语解释

  1. 亦作“脱藁”。著作完成。

    宋 张端义 《<贵耳集>自序》:“悵前録之已灰,喜斯集之脱藁。”《宋史·道学传三·朱熹》:“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茅盾 《尚未成功》:“我的处女作还没脱稿呢,我的才气不应该那么早就要求休息。” 巴金 《纪念雪峰》:“不能说文章一脱稿,作者就无权过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脱藁”。著作完成。

宋张端义《<贵耳集>自序》:“悵前録之已灰,喜斯集之脱藁。”
《宋史·道学传三·朱熹》:“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茅盾《尚未成功》:“我的处女作还没脱稿呢,我的才气不应该那么早就要求休息。”
巴金《纪念雪峰》:“不能说文章一脱稿,作者就无权过问。”

脱稿的国语词典

完成原稿。

脱稿的网络释义

脱稿

  • 脱稿,亦作“脱藁”。著作完成。
  • 反义词

    脱稿造句

    主宾都做了开场陈述,而希拉里头晚所作的脱稿即兴演讲却出人意料的煽情。脱稿造句。
    评委刘春晓认为这场比赛“双方水平接近,辩得十分精彩,且正方时间把控精准,反方则在个人风采以及脱稿能力上更胜一筹”。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她终于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脱稿演讲。
    比如脱稿讲话,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空话套话门面话、不过脑子的话,但绝不是包治老病的灵丹妙药。
    紧接着便是一片刷刷声,与会人员纷纷收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汇报材料,开始脱稿分析问题。
    她说,在她的新长篇小说脱稿之前,她把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束之高阁了。
    她说,在她的新长篇小说脱稿之前,她把其他一切事情都束之高阁了。
    一首新诗,如拈断数根须即能脱稿,那成本还是轻的,怕的是。
    他完全脱稿,慷慨激昂地进行即席演说。
    在技法和使用工具上,除了坚持传统手工剪、刻技法外,还出现了烧烫、染色、撕贴、涂绘、脱稿等多种尝试。
    再一次提醒报告时绝不要照稿念,要写下大纲让报告有组织,避免脱稿。
    现在中国领导者的行为方式都是一致的。明显突出个人主义是有风险的,与外国记者脱稿交流也一样。
    从那天起,吐温就可以脱稿演讲了,而且这种方法从未令他失望过。
    不过,读稿与脱稿,也终不过像“打把式”时穿衣或赤膊之别而已,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我在因特网上创作一篇短篇小说,每晚写两小时,直到脱稿为止。
    戈尔巴乔夫作为总书记进行脱稿演讲。
    细思你半成的创意,不论它们是没脱稿的章节、未绘成的画作,还是不成熟的商业构想、未编完的程序。
    这书一脱稿,我马上和出版家订好了出版和约。
    可看你的笔记,但要试着多数时间要脱稿说。
    最好还是脱稿演讲,照着稿子读会有更多的口误而且听众会觉得无聊。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U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CRU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兑( 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 同本义

    脱,消肉臞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4)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脱尸(灵魂脱离尸体);脱出(离出);脱清(脱离干系);脱卯(榫头离开卯眼);脱难(脱离患难)

    (5) 脱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宋· 苏轼《后赤壁赋》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6) 又如:脱羽;脱毛;脱叶

    (7) 脱下,取下

    脱衣就功。——《国语·齐语》

    虎贲之士脱剑。——《孔子家语·辨乐》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脱我战时袍。——《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脱械居监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脱巾(脱下头巾);脱白(脱去白衣,进入仕途);脱肩(脱衣露肩);脱械(去掉刑具);脱脚(脱去鞋袜);脱褐(脱去粗衣);脱素穿色(脱掉白色的孝服,换上艳丽的服装。表示守孝期已过);脱白挂绿(脱去便装,换上官服。指已登科及第);脱剥(脱掉;剥去)

    (9) 逃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度不得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脱京口。

    脱笼之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脱人于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脱去(逃走);脱走(脱身逃走或隐遁);脱免(脱身免祸或免灾);脱命(脱逃得命);脱监(脱狱。越狱);脱樊(逃出樊笼);脱网(漏网,逃脱);脱窜(逃窜);脱归(脱身逃归);脱放(放走;释放)

    (11) 失去;散落,缺漏

    脱去章句,是以难知。——《抱朴子·钧世》

    (12) 又如:脱气(泄气;没出息);脱光(日月失去光辉);脱色(失色);脱简(原指简片散失。后泛指书本有缺页或文字有脱漏);脱角(折脱兽角)

    (13) 把东西变卖出去或把货物推销出去 。如:脱售(将货物脱手售出)

    (14) 照着描画;临摹

    彩笔描画我娘形,像貌仪容脱似真。——王仲文《王祥卧冰》

    (15) 过去

    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庄子·天道》

    (16) 欺骗 。如:脱嘴落须(说话不顾事实,胡编乱造);脱天漏网(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事);脱赚(欺骗甩脱)

    (17) 冒出,说出

    颖脱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名词

    (1) 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临证指南医案·脱》

    (2) 又指中风脱证

    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医宗必读》

    副词

    (1) 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

    (2) 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脱时过,止寒温而已。——《世说新语》

    连词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脱获回耗。——唐·李朝威《柳毅传》

    (2) 如:脱使(犹倘使。表示假设);脱或(倘或);脱若(倘若)

    形容词

    (1) 洒脱;放任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诗·召南·野有死麇》

    则脱然而喜矣。——《淮南子·精神》

    (2) 又如:脱然(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样子);脱直(爽快,耿直)

    (3) 疏忽,轻漫

    无礼则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入险自脱。

    英文翻译

    tak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tyu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ot7 [宝安腔] tot7 [陆丰腔] tot7 [东莞腔] tot7

    宋本广韵

    gǎo [gao]
    部首: 505
    笔画: 15
    五笔: TYMK
    五行:
    吉凶:
    仓颉: HDYRB
    四角: 20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2)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稾,秆也。——《说文》

    民惊走持稾。——《汉书·五行志》

    又出稾税。——《书·禹贡传》

    茭稾。——《汉书·赵安国传》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山海经·西山经》

    (3) 又如:稿本(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稿茇(香草名。即稾本);稿稾(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稿荐(用稻草编成的垫褥);稿苗(枯槁的禾苗);稿人(稻草人)

    (4) 诗文、图画等草底。亦指写成的文章、著作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 屈原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原不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文稿(文章、公文的草稿);稿副(底稿);稿案(公文案牍;亦作“文案师爷”。为主官管理文秘事务的慕僚);稿书(草稿、初稿)

    (6) 箭杆

    特箭稾而茎立兮,独聆风于极危。——汉· 马融《长笛赋》

    (7) 又如:稿草(草稿。初写出的文稿);稿定(撰定文稿)

    形容词

    (8) 通“槁”。干枯

    弃其本者,荣其稿矣。——《说苑·建本》

    (9) 又如:稿芼(枯干的草茎)

    (10) 指已刊行,但作者仍以为未周备,有待修订整理的书籍 。如:中国史稿;稿定(指著作已经完成定案,即可付印)

    (11) 样子;模样

    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和当儿国公爷一个稿子。——《红楼梦》

    动词

    (1) 叙说;论辈分。用同“搞”

    该咱老爷儿们稿一稿咧!我且问你:你们认得不认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

    (2) 通“犒”( 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稿人奄八人,女稿每奄二人。——《周礼·地官·叙官》

    英文翻译

    draft, manuscript, rough copy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3 gau3 [客英字典] gau3 go3 [海陆丰腔] go3 gau3 [梅县腔] gau3 [宝安腔] gau3 [东莞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 潮州话:g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老上聲開口一等kɑukaux/kav

    脱稿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