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皮

tuō pí [tuo pi]
繁体 脫皮
注音 ㄊㄨㄛ ㄆ一ˊ

词语释义

脱皮 tuōpí

(1) 蜕皮

ecdysis;cast off a skin;exuviate

脱皮的国语词典

皮肤脱离掉落。

如:「他的手被热水烫伤而脱皮了。」

脱皮的网络释义

脱皮

脱皮一般都有季节性,多在春末及夏季炎热潮湿季节发生,常连续多年复发。除有轻微瘙痒感外,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这种脱皮的真正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可以自愈,不需特殊治疗,但如果脱皮比较严重,应请医生治疗。

脱皮造句

只有以只争朝夕的干劲、脱皮掉肉的勇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必胜信念,全力冲刺,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才能确保“全覆盖”工程圆满收官。
医生给他开了治疗脱皮的软膏。
蛇会脱皮,但决不会改变它的本质。
在化学镀镍过程中,电脑硬盘驱动臂与挂架接触处易产生黑斑、气泡和脱皮现象。
身体一动,血壳裂开,发出了声响,一抖之下,破碎的血壳如同老树脱皮一般掉落而下,易文光泽的皮肤再次显露了出来。
每晚用药泡脚,然后抹上抑菌隔离膏,使鸡眼、硬茧与正常皮层自然分离脱落而不疼痛,轻松解除鸡眼、脚垫硬茧、干裂脱皮、脚气等问题。
脱皮掉肉也要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团队人才奇缺的现状!
脱皮前冷水浸泡数小时,脱皮后蛋白质不变性,淀粉不流失,可直接进入粉碎机及胶体磨进行精细加工其。
“放心吧,咱就是脱皮掉肉也要保证国际列车安全。
第一时间收治大量伤患的淡水马偕医院指出,伤患大多是吸入性呛伤;另外还有受粉尘燃烧灼伤,造成四肢、脚底脱皮。
严禁添加水或其他成分,否则会出现严重的掉皮、脱皮现象。
我们也帮着父母干,常常是汗水腌得眼睛睁不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确是真实的写照,我的脊背都晒得起水泡,脱皮。
想要美观的六块腹肌的话,那你就必须要摆脱皮下脂肪了,只有去掉那里的脂肪才能达到你梦寐以求的效果。
土豆脱皮机,市采用离心旋转,摸檫脱皮技术。
该项工艺与预脱皮法及风选法制取菜籽浓缩蛋白工艺相比,效果更好。
不到一个星期,周小兵就晒得脸黑、手脱皮、背上火辣辣,汗水一小时流半斤,脱掉背心,后背皮肤除了背心一片白,其他都是一片黑。
采用撞击式原理设计开发出菜籽脱皮机,采用流化悬浮分层和旋风分离原理设计开发出皮仁分离系统。
你们不造爱吗?农妇回答作,但没你们这磨狂,都脱皮了。
有多汗倾向的人手掌大多时候都是湿答答的,而长期潮湿的手部常会造成容易脱皮,更是有碍观瞻。
我先要把牙齿涂黄,用糯米纸在脸上做出脱皮效果,眉毛弄粗,脸上涂上两坨高原红和很黑的粉底。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U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CRU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兑( 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 同本义

脱,消肉臞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4)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脱尸(灵魂脱离尸体);脱出(离出);脱清(脱离干系);脱卯(榫头离开卯眼);脱难(脱离患难)

(5) 脱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宋· 苏轼《后赤壁赋》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6) 又如:脱羽;脱毛;脱叶

(7) 脱下,取下

脱衣就功。——《国语·齐语》

虎贲之士脱剑。——《孔子家语·辨乐》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脱我战时袍。——《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脱械居监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脱巾(脱下头巾);脱白(脱去白衣,进入仕途);脱肩(脱衣露肩);脱械(去掉刑具);脱脚(脱去鞋袜);脱褐(脱去粗衣);脱素穿色(脱掉白色的孝服,换上艳丽的服装。表示守孝期已过);脱白挂绿(脱去便装,换上官服。指已登科及第);脱剥(脱掉;剥去)

(9) 逃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度不得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脱京口。

脱笼之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脱人于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脱去(逃走);脱走(脱身逃走或隐遁);脱免(脱身免祸或免灾);脱命(脱逃得命);脱监(脱狱。越狱);脱樊(逃出樊笼);脱网(漏网,逃脱);脱窜(逃窜);脱归(脱身逃归);脱放(放走;释放)

(11) 失去;散落,缺漏

脱去章句,是以难知。——《抱朴子·钧世》

(12) 又如:脱气(泄气;没出息);脱光(日月失去光辉);脱色(失色);脱简(原指简片散失。后泛指书本有缺页或文字有脱漏);脱角(折脱兽角)

(13) 把东西变卖出去或把货物推销出去 。如:脱售(将货物脱手售出)

(14) 照着描画;临摹

彩笔描画我娘形,像貌仪容脱似真。——王仲文《王祥卧冰》

(15) 过去

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庄子·天道》

(16) 欺骗 。如:脱嘴落须(说话不顾事实,胡编乱造);脱天漏网(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事);脱赚(欺骗甩脱)

(17) 冒出,说出

颖脱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名词

(1) 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临证指南医案·脱》

(2) 又指中风脱证

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医宗必读》

副词

(1) 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

(2) 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脱时过,止寒温而已。——《世说新语》

连词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脱获回耗。——唐·李朝威《柳毅传》

(2) 如:脱使(犹倘使。表示假设);脱或(倘或);脱若(倘若)

形容词

(1) 洒脱;放任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诗·召南·野有死麇》

则脱然而喜矣。——《淮南子·精神》

(2) 又如:脱然(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样子);脱直(爽快,耿直)

(3) 疏忽,轻漫

无礼则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入险自脱。

英文翻译

tak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tyu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ot7 [宝安腔] tot7 [陆丰腔] tot7 [东莞腔] tot7

宋本广韵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脱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