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售

tuō shòu [ tuo shou]
繁体 脫售
注音 ㄊㄨㄛ ㄕㄡˋ

词语释义

将货物脱手售出。

词语解释

  1. 将货物脱手售出。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五口衅端》:“今寄来火器若干件、火药若干斤,即祈早为脱售。”《人民日报》1954.11.2:“有些外出采购推销的人员,对当地公司的领导尊重不够,往往各自为政,发生争购、削价脱售等不合理现象。”

引证解释

⒈ 将货物脱手售出。

清夏燮《中西纪事·五口衅端》:“今寄来火器若干件、火药若干斤,即祈早为脱售。”
《人民日报》1954.11.2:“有些外出采购推销的人员,对当地公司的领导尊重不够,往往各自为政,发生争购、削价脱售等不合理现象。”

脱售的国语词典

将货物售出。

如:「他即将出国定居,所以急著将房屋脱售。」

脱售的网络释义

脱售

  • 脱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ō shòu,是指将货物脱手售出。
  • 脱售造句

    杰克留着那些股票不脱售,他认为那些不久就会给他带来相当大的赚头。
    霍尔特转而做股票生意,赚了一大笔钱,然后脱售了全部股票。
    如果你做了个错误的投资决定,即使会蒙受亏损,还是应考虑脱售。
    此外,配售新股的每一年限额,以至无须征求股东同意的资产收购和脱售活动的门槛,均将有所提高。
    他们刚脱售了五百包棉纱。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U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CRU
    四角: 7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兑( 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2) 同本义

    脱,消肉臞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4)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脱尸(灵魂脱离尸体);脱出(离出);脱清(脱离干系);脱卯(榫头离开卯眼);脱难(脱离患难)

    (5) 脱落;掉落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宋· 苏轼《后赤壁赋》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6) 又如:脱羽;脱毛;脱叶

    (7) 脱下,取下

    脱衣就功。——《国语·齐语》

    虎贲之士脱剑。——《孔子家语·辨乐》

    揽裙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脱我战时袍。——《乐府诗集·木兰诗》

    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脱械居监外。——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脱巾(脱下头巾);脱白(脱去白衣,进入仕途);脱肩(脱衣露肩);脱械(去掉刑具);脱脚(脱去鞋袜);脱褐(脱去粗衣);脱素穿色(脱掉白色的孝服,换上艳丽的服装。表示守孝期已过);脱白挂绿(脱去便装,换上官服。指已登科及第);脱剥(脱掉;剥去)

    (9) 逃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自度不得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脱京口。

    脱笼之鹄。——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脱人于死。——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脱去(逃走);脱走(脱身逃走或隐遁);脱免(脱身免祸或免灾);脱命(脱逃得命);脱监(脱狱。越狱);脱樊(逃出樊笼);脱网(漏网,逃脱);脱窜(逃窜);脱归(脱身逃归);脱放(放走;释放)

    (11) 失去;散落,缺漏

    脱去章句,是以难知。——《抱朴子·钧世》

    (12) 又如:脱气(泄气;没出息);脱光(日月失去光辉);脱色(失色);脱简(原指简片散失。后泛指书本有缺页或文字有脱漏);脱角(折脱兽角)

    (13) 把东西变卖出去或把货物推销出去 。如:脱售(将货物脱手售出)

    (14) 照着描画;临摹

    彩笔描画我娘形,像貌仪容脱似真。——王仲文《王祥卧冰》

    (15) 过去

    老子曰:“夫巧知神圣之人,吾自以为脱焉。”——《庄子·天道》

    (16) 欺骗 。如:脱嘴落须(说话不顾事实,胡编乱造);脱天漏网(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事);脱赚(欺骗甩脱)

    (17) 冒出,说出

    颖脱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名词

    (1) 指病情突变、阴阳相离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脱之名,惟阳气骤越,阴阳相离,汗出如油,六脉垂绝,一时急迫之症,方名为脱。——《临证指南医案·脱》

    (2) 又指中风脱证

    凡中风昏倒,…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医宗必读》

    副词

    (1) 表示频度,相当于“偶尔”

    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

    (2) 表示推断,相当于“或者”

    脱时过,止寒温而已。——《世说新语》

    连词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倘若”

    脱获回耗。——唐·李朝威《柳毅传》

    (2) 如:脱使(犹倘使。表示假设);脱或(倘或);脱若(倘若)

    形容词

    (1) 洒脱;放任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诗·召南·野有死麇》

    则脱然而喜矣。——《淮南子·精神》

    (2) 又如:脱然(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样子);脱直(爽快,耿直)

    (3) 疏忽,轻漫

    无礼则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入险自脱。

    英文翻译

    tak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tyut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ot7 [宝安腔] tot7 [陆丰腔] tot7 [东莞腔] tot7

    宋本广韵

    shòu [shou]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WYKF
    五行:
    仓颉: OGR
    四角: 20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雔省声。雔( chóu)。本义:卖出去)

    (2) 同本义

    售,卖出手也。——《说文新附》

    卖之,不可偻售也。——《荀子·儒效》

    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售卖(卖出;出售)

    (4) 买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聊斋志异·促织》

    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售世(行世)

    (6) 引申为酬谢

    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宋· 沈作喆《寓简》

    (7) 推行;施展

    挟邪作蛊,于是不售。——张衡《西京赋》

    (8) 又如:售奸(施展阴谋诡计);售迹(发迹。谓扬名立业);售赇(行贿);售谤(散播毁谤他人的言语)

    (9) 指女子得嫁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杜甫《负薪行》

    (10) 又如:售子(妇女改嫁所带之子)

    (11) 考试得中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谓长久没有考取秀才。)——《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sell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5 [台湾四县腔] cu2 (su5) [客英字典] chiu2 [海陆丰腔] chiu2 (shiu6) [客语拼音字汇] cu2 su4 [宝安腔] su2 (siu2) [沙头角腔] su2 [东莞腔] siu5 [陆丰腔] ch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承呪去聲開口三等zjuh/zjowʑ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