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衣

xiōng yī [ xiong yi]
注音 ㄒㄩㄥ 一

词语释义

1.贴身的内衣。

词语解释

  1. 贴身的内衣。

    茅盾 《昙》三:“感得胸口像有重物压着,她又扯断了胸衣上收口的丝带。”

引证解释

⒈ 贴身的内衣。

茅盾《昙》三:“感得胸口像有重物压着,她又扯断了胸衣上收口的丝带。”

胸衣的国语词典

女子所穿的束于胸际的内衣。

胸衣造句

我的胸衣像陟颈翎一般华艳,我的披风像鲜嫩的青草一般翠碧。
我麻木不仁地看着这一切,看着那个足可以做她父亲的男人野狗般的在她的身上乱抠乱揉,粗暴地扒下了她的胸衣,内裙。
它身上穿着的是赵女士的衣服,那衣服已经被人撕扯开了,歪歪扭扭地躺在那里,蕾丝的胸衣甩出很远,袒胸露背的好生狼狈。
另一方面,纽约的妇女们则争得了一种权利,如果她们愿意,就可穿裸胸衣乘地铁列车。
凭借其人造熊皮和豹抛出,深绿色和金壁处理和花边胸衣灯,看起来很奇怪过度迷人。
迷你裙和低胸衣都不合适,也决不要戴大帽子或穿定做的衣服。
一种由紧身胸衣和展示多彩的罩裙构成的女服。
萱儿则过身子,重新带上胸衣的同时,努着嘴,一脸羞红样,娇怯道,“话说,萱儿的身子和塔维丝的身材,谁更加好呀?”。
胸罩、束腰带、紧身胸衣、吊裤带、吊袜带、束袜带和类似品及其零件,不论是否针织或钩编的。
帝国胸衣与打褶细节。
在车库里的另一个盒子中,放满了过去吃剩的咳嗽药和可能是用来防止疝气的紧身胸衣。
尊严如同胸衣,把女人托得很高贵,但若故意显露,则流于粗俗。理想就像内裤,你一定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证明你有。
这件衣服已经塔克斯,贴花和整个胸衣及以上的下摆刺绣。
她身体结实,两颊红喷喷的,头发银光闪闪,只是胸衣箍得太紧而常常有点喘不过起来。
林志玲未穿胸衣露两点旧照曝光。
无论眼前的生活多么失意,都不会有多少现代女性愿意回到得穿长裙、紧身胸衣并且普遍认为女人很愚蠢的那个年代。
她融入横纹元素,推出了当时前沿的水手领外套,水手衫以及水手长裤,以方便女士运动和出海的需要,把当时女性从拖地长裙和束胸衣中解脱出来。
紧身胸衣原为女式在无袖紧身短胸衣。
请脱下您的胸衣穿上这件外袍。
打铁趁热,沈风岚洗了澡,穿着一了性感的胸衣出来,黑色的蕾丝镂空质地,让她的性感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却更为诱惑。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QQB
五行:
仓颉: BPUK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 同本义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 宋慈《洗冤录》

(3)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4) 内心;心里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 陆机《赴洛》

(5)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6) 喻指前面 。如:胸廝撞(两个迎面相撞)

英文翻译

breast, bosom, chest; thorax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梅县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沙头角腔]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海陆丰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yī,yì [yi,yi]
部首: 623
笔画: 6
五笔: Y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如:花生衣

(10) 另见

动词

(1) 穿衣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6) 另见

英文翻译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方言集汇

◎ 粤语:ji1 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1 [宝安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陆丰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东莞腔]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1 j5
◎ 潮州话:i1 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əiqioi/i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