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

yān zhi [yan zhi]
注音 一ㄢ ㄓ

词语释义

胭脂 yānzhi

(1) 由胭脂虫雌虫的干燥身体组成的一种红色染料;一种化妆用的红色颜料,也用来画国画

胭脂膏子
rouge;cochineal

词语解释

  1. 亦作“臙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林花着雨臙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敦煌曲子词·柳青娘》:“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脣。” 金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之一:“翠叶轻笼豆颗匀,臙脂浓抹蜡痕新。” 明 张景 《飞丸记·坚持雅操》:“我情愿甘劳役,思量忍命穷,拚得臙脂委落如云鬞。” 清 孙枝蔚 《后冶春次阮亭韵》:“梨花独自洗胭脂, 虢国夫人 别样姿。”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张眼一望,遍地都是齐腿腕子深的小麦,麦梢上平涂着一层胭脂色的朝阳。”

胭脂的国语词典

红色系列的化妆用品。多涂抹于两颊、嘴唇,亦可用于绘画。

胭脂的网络释义

胭脂

  • 《胭脂》是徐纪周执导的抗战剧,由赵丽颖、陆毅、陶昕然、袁文康领衔主演。
  • 该剧讲述了在抗战时期的上海,极具天赋的蓝胭脂对特工这一职业充满向往,并误打误撞结识了三重间谍周宇浩,两人从亦敌亦友的关系逐渐成为欢喜冤家,一同为抗战奋斗维护国家大义的故事。
  • 该剧于2016年9月27日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首播。
  • 胭脂的翻译

    英语: rouge
    德语: Rouge (S)​
    法语: fard rouge

    胭脂造句

    两颊可能是常年运动的缘故不施胭脂却始终白里透红,如同冰雕玉琢般脖子配上一根镶着非金非石坠子的普通项链,显得如此相得益彰。
    夏天,隐藏了太多太多的迷茫,也怒放了太多太多的浓艳。就像雨后黄昏的天空,大片大片的珠黄、玫红、山蓝、艳紫的云朵翻涌其中,仿佛突兀的胭脂涂抹在冷郁的脸庞上,有着凄凉的美丽。
    云破月来花弄影,水天碧海无一尘。冰心一片如玉湖,九天洒出胭脂色。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四开光,你们应该看到了,葫芦瓶下腹那块有四块象开了小窗户一样的四个画片,有两面是胭脂淡彩山,有两面内绘西洋母子图。
    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烟灭,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恨了没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眉,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红月季的花蕾,好像薄薄的抹了一层胭脂。将要开放的花蕾,里面好像充了气,灌满了水,显得那么娇嫩。等到绽开花朵的时候,层层叠叠的花瓣中间,就会探出一缕金黄色的花蕊,好像在向人们微笑招手。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弟为北周邢国公之孙,大隋柱国将军、蒲山公之子,蒙荫袭国公之位,碌碌无为,征逐酒食,销魂胭脂。
    梳妆台上的首饰也只是少了几对耳环,纤云貌美无双,一向是不屑那些胭脂粉膏的,首饰更是极少带。
    阳春三月,桃花怒放,黄海岸边,就像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心心把头发往后一撩,露出她那尖尖的脸来,腮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胭脂,一直红到鬓角里去。乌浓的笑眼,笑花溅到眼睛底下,凝成一个小酒涡。姚太太见她笑了,越发煞不住要笑。
    蔷薇攀在路边竹篱上,在暗绿的叶片后,探出点点胭脂红,像女孩子半娇半嗔地嘟起来的小嘴儿,逗得人直想凑上去亲一亲。
    胭脂为脸玉肌,未赴春风二月期。
    有的先生我们还供应胭脂香鹅烧鹅白切鸡广州文昌鸡如你们喜欢鱼的话我们还供应清蒸皖鱼和清蒸鲑鱼。
    他的长脸蛋揉上胭脂,淡淡的,极匀润的,从腮上直到眼角,像两片有光的浅粉的花瓣。老舍。
    两年前,中秋佳节,举国欢庆,赏月的人聚满胭脂江两岸。
    今天,虽然天空云很多,但我还是看见了日落,日落前,天边的火烧云照满了整个西边的边际,呈现出耀眼的红,太阳像个红红的火球在云里若隐若现,远处的山树林也在这夕阳的照射下,披上了一袭胭脂红的外衣。
    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

    汉字详情

    yān [yan]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LDY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BWK
    四角: 76200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肉,因声.双音词“胭脂”:红色颜料。妇女用于涂脸颊或嘴唇)

    英文翻译

    rouge, cosmetics

    方言集汇

    ◎ 粤语:ji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1 [海陆丰腔] ren1 [梅县腔] jan1 [台湾四县腔] jen1 [陆丰腔] ja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宝安腔] j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ʔĭoqen/en
    zhī [zh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XJG
    五行:
    仓颉: BPA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fat, grease, lard; g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旨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cjii/tjit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