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

xiào xiàng [ xiao xiang]
注音 ㄒ一ㄠˋ ㄒ一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肖像 xiàoxiàng

(1) 用图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某人脸部的像

自肖像而外。——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图画》
portrait;portraiture

词语解释

  1. 亦作“ 肖象 ”。相似;类似。

    《淮南子·氾论训》:“夫物之相类者,世主之所乱惑也;嫌疑肖象者,众人之所眩耀。” 高诱 注:“肖象,似也。”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文之不同,如其人也,一任其人之清浊美恶,而文皆肖像之。”

  2. 图画或雕塑人像。

    宋 滕巽真 《杨允恭寿祠记》:“於是闔周之族,议立祠肖像於小学。”《明史·徐达传》:“﹝ 达 ﹞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古传画家众体,各有师法,而肖像无专门,亦未有勒成一书者,不可谓非蓺林之缺事也。”

  3. 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又因为学校有做手工的白泥,我们就用白泥摹塑教员的肖像。”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二十三日》:“老博士的精神非常焕发。协会赠送了一张大幅的油画肖像,鹤发童颜,相对而笑。” 巴金 《三次画像》:“过了几个月他又来向我建议,要给我再画一幅肖像。”亦引申指社会面貌的写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 葛葛里 的《巡按》, 俄国 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中,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肖象”。相似;类似。

《淮南子·氾论训》:“夫物之相类者,世主之所乱惑也;嫌疑肖象者,众人之所眩耀。”
高诱注:“肖象,似也。”
清刘大櫆《<郭昆甫时文>序》:“文之不同,如其人也,一任其人之清浊美恶,而文皆肖像之。”

⒉ 图画或雕塑人像。

宋滕巽真《杨允恭寿祠记》:“於是闔周之族,议立祠肖像於小学。”
《明史·徐达传》:“﹝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古传画家众体,各有师法,而肖像无专门,亦未有勒成一书者,不可谓非蓺林之缺事也。”

⒊ 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又因为学校有做手工的白泥,我们就用白泥摹塑教员的肖像。”
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二十三日》:“老博士的精神非常焕发。协会赠送了一张大幅的油画肖像,鹤发童颜,相对而笑。”
巴金《三次画像》:“过了几个月他又来向我建议,要给我再画一幅肖像。”
亦引申指社会面貌的写真。 瞿秋白《赤都心史》二十:“葛葛里的《巡按》, 俄国官僚社会的肖像,几十年中,因有社会经济的根源,只在变化不在消灭。”

肖像的国语词典

利用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所形成的人物像。

肖像的网络释义

肖像 (汉语词汇)

  • 肖像是汉语词语,从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美术意义(或摄影)上的肖像,是指通过绘画、摄影、文字等艺术手段,使肖像权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质载体下再现的一种观赏造型作品。
  • 肖像的翻译

    英语: portrait (painting, photo etc)​, (in a general sense)​ representation of a person, likeness
    德语: Abbild (S)​, Portrait (S)​, Porträt (S)​
    法语: portrait

    肖像造句

    小欣是美术爱好者,他给入画的肖像很传神。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自己肖像的镜子。
    那幅肖像画非常逼真。
    你为这位年轻漂亮的演员所画的肖像,没有表现她特有的神韵,说句不大恭敬的话,未免有点“唐突西施”了。
    上图所显示的图景俨然已成为中国的肖像画。
    王老师画的人物肖像无不惟妙惟肖。
    这是精彩肖像描写的片段。
    总统肖像成日目光如豆影响办公室士气怎办?
    闪光的日子渐渐漫涨成一片深色的画布,描绘出怀念中的肖像。
    这幅被画得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作品,堪称是一件艺术品。
    近年来,张耕源的肖像印艺术达到了巅峰水平,造型生动,寓神于形,技法老到,刻划入微,常令人叹为观止。
    褚君骑车回家,路上琢磨,也许是那小女孩的家人不愿意把这样的肖像画人体画供人欣赏吧?可见现在人们的观念还是没有进步。
    四个肖像抛进火焰的时候,暴风雨突然降临,人人走避。
    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
    在生日肖像照中,查尔斯身着威尔士禁卫军制服,未戴头饰。
    意志在每一现象中都是完整的,未经分割的,而在四周它却看到无数复制着自己本质的肖像。
    篮球鞋、恤、甚至电影都用这些篮球超级巨星的肖像来制作。
    你老长得真是祸国殃民、独一无二、害人匪浅、惊世骇俗、不成样子、雷死人不偿命,毕加索的肖像画在世!比鬼片还令人头皮发麻!
    一个人不应该将他经历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讲出来,而应该像他将要讲述的那样去生活。换言之:他的肖像不是他将经历的生活,而是他理想中的样子;更简单地说,他必须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纪德 

    汉字详情

    xiāo,xiào [xiao]
    部首: 444
    笔画: 7
    五笔: I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FB
    四角: 90227

    详细解释

    xiāo

    名词

    姓。“萧”字的俗写

    xiāo

    形容词

    (1) 假借为“小”。细微

    肖,小也。——《方言十二》

    肖翘之物。——《庄子·ń箧》

    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庄子》

    (2) 又如:肖翘(细小能飞的生物)

    动词

    (1) 假借为“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

    达于知者肖。——《庄子·列御寇》

    申吕肖矣, 尚父侧微。——《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另见 xiào

    xiào

    动词

    (1)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2)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肖,骨肉相似也。——《说文》。字亦作俏

    人俏天地之类。——《列子·杨朱》

    肖形而蕃。——《淮南子·地形》

    丹朱之不肖。——《孟子》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傅)说 筑傅岩之野,惟肖。——《书·说命上》

    使之肖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肖子(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致的儿子);肖题(切题);肖似(肖貌,肖神。相似,神似);肖形(仿形)

    (4) 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

    以紫檀肖其象而祠之。——宋· 范仲淹文

    旁肖十六应真像。——清· 李斗《扬州画航录》

    (5) 又如:肖物(刻画事物)

    (6) 仿效

    我肖其涤,以清厥身。——宋· 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

    (7) 又如:肖形(仿形。亦泛指形状)

    (8) 另见 xiāo

    英文翻译

    look like, resemble, be 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ci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au5 ciau5 [宝安腔] ciau5 siau5 [台湾四县腔] seu5 siau5 ciau5 [陆丰腔] siau1 [梅县腔] siau5 [客英字典] siau5 ciau5 [东莞腔] siau1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xiàng [xiang]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QJE
    五行:
    仓颉: ONAO
    四角: 2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2) 同本义

    像,似也。——《说文》。段注:“然 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 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 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 郑康成、 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

    影之像形也。——《荀子·富国》

    女必像汝,我心甚慰。——林觉民《与妻书》

    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 张三,难通融于 李四。——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老舍《黑白李》

    (3) 又如:像形(与某事物形状相似);像似(好像);像形奇名(比拟其形状而讹易本名);像煞(活像,好像);像姑(男妓)

    (4) 模拟

    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淮南子·原道训》

    (5) 仿效

    中立君树,前植群树,以像朝班。——《辽史》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

    (6) 依随,顺遂

    像了他意,再无妒忌。——《古今小说》

    (7) 又如:像心如意(顺心如意);像心称意(称心满意);像心适意(随心所欲);像心像意(顺遂心愿)

    (8) 立像,或比照人物形象绘画或雕塑图像

    邑先大夫皆像于两傍。——宋· 叶适文

    遂合塑工像之。——《茶香室续钞》

    名词

    (1) 形象;容貌 。如:像生儿(模样);像表(指人的容貌、恣态、风度);像赞(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像貌(长相,容貌姿态);像胎(像态。模样儿)

    (2) 雕像

    有彭郎像。——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有小姑像

    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于寝,盖不禁人游观。——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

    (3) 又如:像主(图绘或塑刻的神主像);像座;像塔(佛像与佛塔);像铭(石刻的画像铭文)

    (4) 图像 。如:像素;像点

    (5) 法式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

    (6) 照片 。如:像片(照片);像夹

    英文翻译

    a picture, image, figure; to re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5 cam5 ciong5 [宝安腔] siong5 | ciong5 [客英字典] siong5 [台湾四县腔] ciong5 siong5 cam5 [沙头角腔] siong5 c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qiong4 xiong4 [海陆丰腔] ciong5 siong5 cam5 [东莞腔] ziong5 [陆丰腔] siong5
    ◎ 潮州话:siên3/sion3(sìeⁿ) ciên6/cion6(chhĩ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兩陽開上聲開口三等zĭaŋzsiangx/szi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