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敛

jù liǎn [ ju lian]
繁体 聚斂
注音 ㄐㄨˋ ㄌ一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聚敛 jùliǎn

(1) 课重税来搜刮(民财)

amass wealth by heavy taxation

词语解释

  1. 谓急于敛取赋税。聚,通“ 骤 ”。

    《论语·先进》:“ 季氏 富於 周公 ,而 求 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刘宝楠 正义:“ 胡氏 绍勋 拾义,解聚字为骤,谓急於敛取。”

  2. 犹收集。

    《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八曰臣妾,聚敛疏材。” 郑玄 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遗 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唐 柳宗元 《辨<文子>》:“不知人之增益之歟?或者众为聚敛以成其书歟?”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同伴中有人发起聚敛实物果品,赠给二等三等舱里那些穷苦旅客的孩子。”

  3. 搜刮财货。

    《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晏子春秋·问上五》:“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 宋 苏轼 《思治论》:“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急。”《封神演义》第九八回:“ 紂王 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己居 尧 、 舜 、 汤 、 文 之美名,而使佞幸小人间接以行其聚敛,其酷有甚于加税开矿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兵甲器仗、宫闱仓库等哪一样不是从老百姓那里聚敛来的?聚敛时有多少吏人能不用‘鞭挞’?”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禅宗》:“ 唐 代遭遇了‘ 安 史 之乱’,统治阶级为了应付军费,多方聚敛。”

引证解释

⒈ 谓急于敛取赋税。聚,通“骤”。

《论语·先进》:“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刘宝楠正义:“胡氏绍勋拾义,解聚字为骤,谓急於敛取。”

⒉ 犹收集。

《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八曰臣妾,聚敛疏材。”
郑玄注:“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唐柳宗元《辨<文子>》:“不知人之增益之歟?或者众为聚敛以成其书歟?”
冰心《寄小读者》十八:“同伴中有人发起聚敛实物果品,赠给二等三等舱里那些穷苦旅客的孩子。”

⒊ 搜刮财货。

《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寧有盗臣。”
《晏子春秋·问上五》:“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
宋苏轼《思治论》:“文吏之所至,则治刑狱;而聚敛之臣,则以货财为急。”
《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桀时。”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己居尧、舜、汤、文之美名,而使佞幸小人间接以行其聚敛,其酷有甚于加税开矿者。”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兵甲器仗、宫闱仓库等哪一样不是从老百姓那里聚敛来的?聚敛时有多少吏人能不用‘鞭挞’?”
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禅宗》:“唐代遭遇了‘ 安史之乱’,统治阶级为了应付军费,多方聚敛。”

聚敛的国语词典

收集。

聚敛的网络释义

聚敛

  • 聚敛,是汉语词汇,
  • 拼音:jù liǎn
  • 解释 1、谓急于敛取赋税。聚,通“ 骤 ”。
  • 2、犹收集。3、搜刮财货。
  • 聚敛造句

    凡巧伪趋利之徒群集之处,定是聚敛无厌之官藏身之地。
    你有聚敛钱财,但它们全都是处于危险之中。
    在此基础上帮助父亲步步高升,复又一步一趋的进入其他领域,聚敛丰盛的财富,展开了自己闷骚的人生。
    虽然我们远在边鄙,这半年多来却还聚敛了不少财物。
    此讥有人横行乡里,聚敛无厌,而百姓不能自保。
    聚敛财富也即自寻烦恼。富兰克林。
    只是蔡京聚敛极重,又多用谗佞之臣,残民以逞,到了被太学生上书请诛民贼的地步,让他为相在感情上实在令高强无法接受。
    占婆圣地林木森森,溪流淙淙,于群山之中,聚敛着天地之灵,在时停时下的雨中,薄雾飘渺,倒有几分仙气。
    夏夜的风儿,蓝色的光芒。黑暗的辉煌聚敛在你心驻的码头,心的影、树的梢、天的穹、帆的风,多么专心的港口,却无奈你孤零零专心的守侯,夏夜的风儿哟,吹过来,凉如秋水!
    自是令萱与其子侍中穆提婆势倾内外,卖官鬻狱,聚敛无厌。
    水寒烟,雪舞翩,琼花飞落好运点点;风聚敛,心相连,花香蕊馥盼平安。月因落雪美的无言,由衷的祝福如梦如幻,问候飘荡在冬季,散播温暖在心田。小寒时节,愿你快乐不断,健康平安。
    孔德认识到,而其诸多同时代人却未能认识到,如果一个世俗社会完全醉心于财富聚敛、科学发现、大众娱乐、浪漫爱情,却从根本上失去了伦理教诲、心灵抚慰、超然敬畏、群体凝聚,则该社会终将遭遇防不胜防的集体病患。
    如在万历年间,神宗皇帝聚敛天下财富,派出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鱼肉地方,大批言官即纷起抗争,交章弹劾,言辞亢直激烈,不断给神宗皇帝施加压力。
    人都有基本的生存需求,却不能欲求无度,“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结果必定会是“聚敛而亡”。
    极力地聚敛,坐在那里就获得丰足的财力,因此军府满仓而百姓困顿。
    自朝廷用王安石为相,变易祖宗制度,专以聚敛为急,拒谏饰非,驱忠立佞。
    这堆财宝在聚敛过程中使多少人流过血,给多少人带来过悲伤,有多少坚固的船只沉入了海底,有多少好汉被蒙着眼睛勒令走板子,有多少炮弹从空中呼啸而过,还发生过多少凌辱、欺诈和暴虐行为,恐怕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
    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
    相国董陶的妾父汪太,本是财通四海家产丰厚的大商贾,但富而不仁,不但隐财不报,还毒害邻里,继续聚敛。
    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

    汉字详情

    [ju]
    部首: 605
    笔画: 14
    五笔: BCT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EHH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动词

    (1) 会合;聚集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6 [陆丰腔] ci6 [沙头角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客英字典] ci5 ci1 [梅县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慈庾上聲合口三等zyox/dziuudzʰĭu
    liǎn [lian]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WGI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MOK
    四角: 8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佥( qiān)。本义:收集,聚集)

    (2)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敛,收也。——《说文》

    既射则敛之。——《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汉书·食货志》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敛赀财以送其行。——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敛局(邀人聚赌,从中抽头);敛衣(聚集零碎布头所制成的衣服)

    (4) 收获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柳宗元《牛赋》

    (5) 又如:敛材(采集可食的百草根实);敛实(收割庄稼);敛获(收获)

    (6) 征收

    豹因重敛百姓。——《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邺三老、 廷椽尝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史记·滑稽列传》

    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稍敛众以去。——明· 高君《书博鸡者事》

    成不敢敛户口。——《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征敛(旧指官府向民间征捐敛财);聚敛(重税搜刮);敛法(收税的准则)

    (8) 收缩;退缩

    秦、 楚合而为一以临 韩, 韩必敛手。——《史记·春申君列传》

    (9) 如又:敛额(皱眉);敛退(退缩);敛策(收束马鞭。比喻隐退不仕);敛手(缩手不敢乱动)

    (10) 停止 。如:敛兵(收兵);敛辔(息驾,收起车马);敛祸(停止作祸);敛毫(停笔)

    (11) 入殓

    衣尸棺曰敛。——《释名·释丧制》

    敛般,请以机封。——《礼记·檀弓下》。注:“敛,下棺于椁。”

    桐棺足以周身,外椁足以周棺,敛形悬封,濯衣幅巾。——《后汉书·周磐传》

    醵金为敛。——清· 张廷玉《明史》

    (12) 又如:敛殡(入殓而殡葬);敛藏(犹敛葬);敛葬(入殓安葬);敛形(衣覆其形);敛埋(收敛埋葬);敛衾(古代大殓时盖尸体的被子);敛席(盖尸席)

    (13) 收敛,约束言行

    为敛威去。——清· 张廷玉《明史》

    (14) 又如:敛戢(收敛,止息);敛抑(收敛节制);敛马(勒马)

    (15) 整肃;整理

    诸侯敛衽。——桓宽《盐铁论》

    (16) 又如:敛甲(犹束甲。整理盔甲,表示准备战斗);敛声屏气(毫无声音,不敢出大气);敛衽(提起衣襟夹于带间,表示恭敬)

    名词

    赋税

    省刑薄敛。——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英文翻译

    draw back, fold back;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lim6
    ◎ 潮州话:娜奄2 [潮州]罗奄2 ,niam2 [潮州]liam2 [澄海]nia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