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鸠
词语释义
鸟名。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
词语解释
鸟名。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
《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朱熹 集传:“雎鳩,水鸟,一名王雎,状类鳧鷖,今 江 淮 间有之。”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 明 汪廷讷 《种玉记·尚主》:“偕伉儷,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鳩。”
引证解释
⒈ 鸟名。上体暗褐,下体白色。趾具锐爪,适于捕鱼。
引《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朱熹集传:“雎鳩,水鸟,一名王雎,状类鳧鷖,今江淮间有之。”
明何景明《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其切而易见者,莫如夫妇之间。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
明汪廷讷《种玉记·尚主》:“偕伉儷,乐衾裯;歌燕尔,咏雎鳩。”
雎鸠的国语词典
一种水鸟。生有定偶,故《诗经》〈关雎篇〉以喻君子的配偶。
雎鸠的网络释义
雎鸠
雎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短尾鸟,且声。本义:雎鸠,即鱼鹰)(2) 同本义 。鹗科的一种鸟,上体深褐色,下体大部纯白,常活动于水边,捕食水中的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
(3) 水名 。在湖北省中部偏西。与漳水汇合为沮漳河,于江陵西入长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h1 zui1 [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zu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疽 | 七余 | 清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chio/civ | tsʰĭo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九声。本义:鸟名)
(2) 鸠鸽科的鸟的泛称
鸠,鹘鸠也。——《说文》
维鸠居之。——《诗·召南·鹊巢》
维鸠盈之。
维鸠方之。
(3) 有“雉鸠”(普通单称鸠)、“祝鸠”、“斑鸠”等,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如:鸠鸩(喻指专门诬陷好人的人);鸠杖(刻有鸠形的杖);鸠夺鹊巢(鸠性拙,不善筑巢,往往等鹊筑好巢后夺为己有。常喻指强占他人的地方)
(4) 一种行于沙中的运载工具
水用舟,陆用车,涂用楯,沙用鸠,山用欙。——《吕氏春秋》
(5) 姓
动词
(1) 聚集,使聚在一起
鸠,聚也。——《尔雅》
共工方鸠僝功。——《书·尧典》。传:“聚也。”
以鸠其民。——《左传·隐公八年》
鸠宗族僮奴。——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鸠工(招集劳工);鸠民(聚集安定百姓);鸠率(聚合率合);鸠采(搜集);鸠聚(聚集)
(3) 使安定
若鸠楚竟,敢不听命?——《左传·定公四年》
内抚凋残,外鸠离散。——三国魏· 张既《答文帝问苏则》
(4) 通“究”。度量;计算
度三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