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耧

pá lóu [ pa lou]
繁体 耙耬
注音 ㄆㄚˊ ㄌㄡˊ

词语释义

用耙子捞取聚拢。

词语解释

  1. 用耙子捞取聚拢。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猪》:“猪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猪则食之,皆肥。” 缪启愉 校释:“ 金 抄作‘把楼’……‘耙’同‘杷’,《要术》一般作‘杷’,‘把’是‘杷’之误。《尔雅·释詁下》:‘楼,聚也。’但《要术》作‘耬’不作‘楼’。”

引证解释

⒈ 用耙子捞取聚拢。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猪》:“猪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耬水藻等令近岸;猪则食之,皆肥。”
缪启愉校释:“金抄作‘把楼’……‘耙’同‘杷’,《要术》一般作‘杷’,‘把’是‘杷’之误。 《尔雅·释詁下》:‘楼,聚也。’但《要术》作‘耬’不作‘楼’。”

耙耧的网络释义

耙耧

  • 耙耧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pá lóu,基本意思是用耙子捞取聚拢。
  • 汉字详情

    bà,pá [ba,pa]
    部首: 601
    笔画: 10
    五笔: DICN
    五行:
    仓颉: QDAU
    四角: 57917

    详细解释

    名词

    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按工作部分不同分齿耙、无齿耙、圆盘耙等

    动词

    (1) 用耙碎土平地 。如:那块地已经耙过三遍了

    (2) 另见

    英文翻译

    rak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2 [宝安腔] pa2 [沙头角腔] pa2 [客英字典] pa2 [海陆丰腔] pa2 [梅县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东莞腔] pa2
    ◎ 潮州话:b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lóu [lou]
    部首: 601
    笔画: 15
    五笔: DIOV
    五行:
    仓颉: QDFDV
    四角: 59944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耒,( lěi),娄声。从“耒”。表示与原始农具有关。本义:下种用的农具名,即“耧车”)同本义 。如:耧犁(即耧车);耧锄(一种翻松土壤用的农具);耧播(用耧车播种)

    英文翻译

    drill for sowing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