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暑

nài shǔ [nai shu]

词语释义

是指在高温下具有高的抗氧性、抗蠕变性与强度持久的特性。

耐暑造句

随着修为的提高,抗寒耐暑,已超出平常人太多。
一群特种战士赤背在烈日下曝晒锻练耐暑能力,他们的皮肤全部爆裂开来,非常可怕,但没有如此训练那有坚强的特种战士?
足见,宫内太监耐暑是出了名的。
而且很大一个功效就是耐暑耐热了,现在三伏天办公室空调坏了,一般人刚坐那汗就出来了,根本呆不住,而我一点感觉都没有,空调显示三十五六度。
夏至到来气温高,酷热难耐暑难熬。正午太阳高高照,出门要带伞和帽。多喝开水不干燥,绿豆熬汤降暑好。瓜果蔬菜要新鲜,常食可以防衰老。心情舒畅多欢笑,心平气和凉爽到。祝福短信频频到,深情厚谊永围绕。愿你夏至身体好,健康幸福每一秒!
一群特种战士赤背在烈日下曝晒锻炼耐暑能力,他们的皮肤全部爆裂开来,非常可怕,但没有如此训。
叶檀走出变异宠物商店,向变异动物皮衣商店走去,是的,变异动物的皮,又结实,又可以有效地防御,而且耐暑耐寒。

汉字详情

nài [nai]
部首: 604
笔画: 9
五笔: DM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DI
四角: 1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 同本义

耏,罪不至耏也。——《说文》。按,不剃发也。

耏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

耐罪亡命。——《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

耏,多须貌。——《后汉书·章帝纪》注

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睡虎地秦墓竹简》

(3) 又如: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

(4) 忍耐;忍受。引申为容忍

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荀子·仲尼》

耐以上。——《汉书·文帝纪》

此物性不耐寒。——《齐民要术·种椒》

华鬓不耐秋。——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5) 又如:耐痛(能忍受疼痛);耐辱(能忍受屈辱);耐静(忍受寂寞,安于清静)

(6) 禁得起

秦兵耐苦战。—— 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耐旱(经得起干旱);耐事(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耐酸(能经受清寒困苦);耐实(牢固)

(8) 适宜;相称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唐· 杜甫《洗兵马》

(9) 挨,拖延 。如:别急,耐一会儿

(10) 同“奈”。无奈;奈何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唐· 杜甫《七月三日…呈元二十一曹长》

(11) 又如:耐何(奈何。犹对付、应付)

英文翻译

endure, bear; resist; pat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n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ai5 [客英字典] nai5 [海陆丰腔] nai6 [陆丰腔] nai6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东莞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nai4 [宝安腔] lai3
◎ 潮州话:n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代去聲開口一等naih/noynɒi
shǔ [shu]
部首: 429
笔画: 12
五笔: JFT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AJKA
四角: 60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暑,热也。——《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一寒一暑。——《易·系辞》

六月徂暑。——《诗·小雅·四月》

土润溽暑。——《礼记·月令》

寒暑燥湿风火。——《《素问·天玄纪大论》

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韩非子·人间训》

乌兽稀毛,其性能暑。——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暑溽(夏天闷热的气候);暑岁(炎热干旱的年岁);暑夏(炎热的夏季);暑寒(天气炎热与寒冷);暑湿(炎热潮湿)

名词

(1) 炎热的日子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易·系辞下》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2) 夏季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列子·汤问》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暑月(夏月);暑雨(夏季的雨);暑伏(夏季中的伏时。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暑雨祁寒(夏大雨,冬大寒);暑夜(炎夏之夜)

英文翻译

hot

方言集汇

◎ 粤语:syu2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s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英字典] chu3 shu3 [海陆丰腔] chu3 sh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宝安腔]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s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舒吕上聲開口三等sjox/sjvv

耐暑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