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旱

nài hàn [ nai han]
注音 ㄋㄞˋ ㄏㄢ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1.经得起干旱。

词语解释

  1. 经得起干旱。

    《齐民要术·大小麦》引《氾胜之书》:“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如:我们种了各种耐旱作物,如南瓜、毛薯、玉米等。

引证解释

⒈ 经得起干旱。

《齐民要术·大小麦》引《氾胜之书》:“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如:我们种了各种耐旱作物,如南瓜、毛薯、玉米等。

耐旱的国语词典

能忍受干旱。

如:「这些植物正在进行耐旱实验,所以很少浇水。」

耐旱的网络释义

耐旱

  • 耐旱,汉语词汇,意思是经得起干旱。
  • 耐旱造句

    几十年了,他总是不声不响地来,又不声不响地走,终于把这种耐旱高产的小麦品种培育成功了。
    其厚壁孢子能长期耐旱,某种念珠藻的厚壁孢子经干燥贮藏七十年之久,湿润后仍能萌发。
    论证了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稳定性,所以,栓皮栎是值得推广的用材、薪炭和水土保持树种。
    研究结果对大田玉米耐旱性筛选具有指导意义。
    这说明外源腐胺能改善冬小麦幼苗叶片干旱胁迫下的渗透调节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耐旱性。
    、海红果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
    抗褐腐病、疮痂病和细菌性穿孔病;抗寒,耐旱。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的影响。
    同样重要的是引进盐和耐旱作物以及恢复沿海森林。
    抗倒伏、抗旱或耐旱性强。
    将耐旱树种栽上山顶,将耐湿植物栽进谷底。
    里奇和她的同事来自三个洲的四个国家,他们研究了最近培植的品种,在其中发现了一部分高度耐旱性品种的。
    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效耐旱性红麻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耐旱性鉴定和评价是培育优良耐旱玉米杂交种品种的基础。
    济南除了有水有山,还有植物园。种植着奇花异草,有艳丽无比的牡丹,奇形怪状的林木,耐旱的仙人掌。经过工人师傅的手,变得更有情趣,如果你走在幽静娴雅的小路上,就如来到了仙境。
    这组科学家号召采应对策略,例如增加对贮水的投资、作物种植多样化、开发耐旱作物以及建立早期预警系统。
    专业的前后院设计有自动洒水器及耐旱植物。
    潘文博介绍,马铃薯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
    这样我们就能一个个比较它们的基因组,然后得出,是的,在所有的耐旱性品种中,都有一块区域与耐旱性相关。

    汉字详情

    nài [nai]
    部首: 604
    笔画: 9
    五笔: DM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BDI
    四角: 1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 同本义

    耏,罪不至耏也。——《说文》。按,不剃发也。

    耏以上请之。——《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

    耐罪亡命。——《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

    耏,多须貌。——《后汉书·章帝纪》注

    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睡虎地秦墓竹简》

    (3) 又如: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耐,同“耏”)

    (4) 忍耐;忍受。引申为容忍

    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荀子·仲尼》

    耐以上。——《汉书·文帝纪》

    此物性不耐寒。——《齐民要术·种椒》

    华鬓不耐秋。——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5) 又如:耐痛(能忍受疼痛);耐辱(能忍受屈辱);耐静(忍受寂寞,安于清静)

    (6) 禁得起

    秦兵耐苦战。—— 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耐旱(经得起干旱);耐事(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耐酸(能经受清寒困苦);耐实(牢固)

    (8) 适宜;相称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唐· 杜甫《洗兵马》

    (9) 挨,拖延 。如:别急,耐一会儿

    (10) 同“奈”。无奈;奈何

    亭午减汗流,北邻耐人聒。——唐· 杜甫《七月三日…呈元二十一曹长》

    (11) 又如:耐何(奈何。犹对付、应付)

    英文翻译

    endure, bear; resist; pat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n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ai5 [客英字典] nai5 [海陆丰腔] nai6 [陆丰腔] nai6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东莞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nai4 [宝安腔] lai3
    ◎ 潮州话:n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代去聲開口一等naih/noynɒi
    hàn [han]
    部首: 429
    笔画: 7
    五笔: JF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MJ
    四角: 604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2) 同本义

    旱,不雨也。——《说文》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诗·大雅·云汉》

    不得雨曰旱。——《谷梁传·僖公十一年》

    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三千里之旱。——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兵旱相乘。

    (3) 又如:旱涝(干旱与水涝);旱云(干旱不雨的云);旱亢(大旱);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

    (4) 非水田的 。如:旱莲(生于陆地的草药名);旱芹(芹菜的别称);旱谷

    (5) 迅猛。通“悍”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汉· 贾谊《鹏鸟赋》

    名词

    (1) 陆地 。如:旱军(陆师);旱队(陆师)

    (2) 山名。旱山 。在今陕西省南郑县西南

    英文翻译

    drought; dry; dry 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1 hon3 [东莞腔] hon1 [陆丰腔] hon1 [梅县腔] hon1 [台湾四县腔] hon1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1 [沙头角腔] hon1 [客英字典] hon3 han3 [宝安腔] h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笴上聲開口一等ɣɑnghanx/haan

    耐旱的同拼音词语